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议论"类型的诗

  • 近代:鲁迅

    三义塔者,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,在日本,农人共建。

    奔霆飞熛歼人子,败井颓垣剩饿鸠。

    偶值大心离火宅,终遗高塔念瀛洲。

    精禽梦觉仍衔石,斗士诚坚共抗流。

    度尽劫波兄弟在,相逢一笑泯恩仇。

    西村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,持归养之,初亦相安,而终化去。

    建塔以藏,且征题咏,率成一律,聊答遐情云尔。

  • 清代:赵翼

    满眼生机转化钧,天工人巧日争新。

    预支五百年新意,到了千年又觉陈。

  • 清代:赵翼

    只眼须凭自主张,纷纷艺苑漫雌黄。

    矮人看戏何曾见,都是随人说短长。

  • 唐代:杜甫

    挽弓当挽强,用箭当用长。

    射人先射马,擒贼先擒王。

    杀人亦有限,列国自有疆。

    苟能制侵陵,岂在多杀伤。

  • 唐代:杜甫

    庾信文章老更成,凌云健笔意纵横。

    今人嗤点流传赋,不觉前贤畏后生。

    王杨卢骆当时体,轻薄为文哂未休。

    尔曹身与名俱灭,不废江河万古流。

    纵使卢王操翰墨,劣于汉魏近风骚。

    龙文虎脊皆君驭,历块过都见尔曹。

    才力应难夸数公,凡今谁是出群雄。

    或看翡翠兰苕上,未掣鲸鱼碧海中。

    不薄今人爱古人,清词丽句必为邻。

    窃攀屈宋宜方驾,恐与齐梁作后尘。

    未及前贤更勿疑,递相祖述复先谁。

    别裁伪体亲风雅,转益多师是汝师。

  • 唐代:李白

    天若不爱酒,酒星不在天。

    地若不爱酒,地应无酒泉。

    天地既爱酒,爱酒不愧天。

    已闻清比圣,复道浊如贤。

    贤圣既已饮,何必求神仙。

    三杯通大道,一斗合自然。

    但得酒中趣,勿为醒者传。

  • 唐代:卢僎

    君不见巴乡气候与华别,年年十月梅花发。

    上苑今应雪作花,宁知此地花为雪。

    自从迁播落黔巴,三见江上开新花。

    故园风花虚洛汭,穷峡凝云度岁华。

    花情纵似河阳好,客心倍伤边候早。

    春候飒惊楼上梅,霜威未落江潭草。

    江水侵天去不还,楼花覆帘空坐攀。

    一向花前看白发,几回梦里忆红颜。

    红颜白发云泥改,何异桑田移碧海。

    却想华年故国时,唯馀一片空心在。

    空心吊影向谁陈,云台仙阁旧游人。

    傥知巴树连冬发,应怜南国气长春。

  • 明代:宗臣

      数千里外,得长者时赐一书,以慰长想,即亦甚幸矣;何至更辱馈遗,则不才益 将何以报焉?书中情意甚殷,即长者之不忘老父,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。

      至以「上下 相孚,才德称位」语不才,则不才有深感焉。

    夫才德不称,固自知之矣;至於不孚之病,则尤不才为甚。

      且今之所谓孚者,何哉?日夕策马,候权者之门。

    门者故不入,则甘言媚词,作妇人状,袖金以私之。

    即门者持刺入,而主人又不即出见;立厩中仆马之间,恶气袭衣袖,即饥寒毒热不可忍,不去也 。

    抵暮,则前所受赠金者,出报客曰:「相公倦,谢客矣!客请明日来!」即明日, 又不敢不来。

    夜披衣坐,闻鸡鸣,即起盥栉,走马抵门;门者怒曰:「为谁?」则曰 :「昨日之客来。

    」则又怒曰:「何客之勤也?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?」客心耻之 ,强忍而与言曰:「亡奈何矣,姑容我入!」门者又得所赠金,则起而入之;又立向 所立厩中。

    幸主者出,南面召见,则惊走匍匐阶下。

    主者曰:「进!」则再拜,故迟不起; 起则上所上寿金。

    主者故不受,则固请。

    主者故固不受,则又固请,然後命吏纳之。

    则又再拜,又故迟不起;起则五六揖始出。

    出揖门者曰:「官人幸顾我,他日来,幸 无阻我也!」门者答揖。

    大喜奔出,马上遇所交识,即扬鞭语曰:「适自相公家来, 相公厚我,厚我!」且虚言状。

    即所交识,亦心畏相公厚之矣。

    相公又稍稍语人曰:「某也贤!某也贤!」闻者亦心许交赞之。

      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,长者谓仆能之乎?前所谓权门者,自岁时伏腊,一刺之外,即经年不往也。

    闲道经其门,则亦掩耳 闭目,跃马疾走过之,若有所追逐者,斯则仆之褊衷,以此长不见怡於长吏,仆则愈 益不顾也。

    每大言曰:「人生有命,吾惟有命,吾惟守分而已。

    」长者闻之,得无厌 其为迂乎?  乡园多故,不能不动客子之愁。

    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,则又令我怆然有感。

    天之与先生者甚厚,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,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,幸宁心哉!

  • 宋代:李格非

      洛阳处天下之中,挟崤渑之阻,当秦陇之襟喉,而赵魏之走集,盖四方必争之地也。

    天下当无事则已,有事,则洛阳先受兵。

    予故尝曰:“洛阳之盛衰,天下治乱之候也。

    ”  方唐贞观、开元之间,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,号千有余邸。

    及其乱离,继以五季之酷,其池塘竹树,兵车蹂践,废而为丘墟。

    高亭大榭,烟火焚燎,化而为灰烬,与唐俱灭而共亡,无馀处矣。

    予故尝曰:“园圃之废兴,洛阳盛衰之候也。

    ”  且天下之治乱,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;洛阳之盛衰,候于园圃之废兴而得。

    则《名园记》之作,予岂徒然哉?  呜呼!公卿大夫方进于朝,放乎一己之私以自为,而忘天下之治忽,欲退享此乐,得乎?唐之末路是已。

    (唐之末路是已 一作:矣)

  • 清代:吴藻

    闷欲呼天说。

    问苍苍、生人在世,忍偏磨灭?从古难消豪气,也只书空咄咄。

    正自检、断肠诗阅。

    看到伤心翻天笑,笑公然、愁是吾家物!都并入、笔端结。

    英雄儿女原无别。

    叹千秋、收场一例,泪皆成血。

    待把柔情轻放下,不唱柳边风月;且整顿、铜琶铁拨。

    读罢《离骚》还酌酒,向大江东去歌残阕。

    声早遏,碧云裂。

  • ««
  • «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