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爱国"类型的诗

  • 先秦:左丘明

     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,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,以求知罃。

    于是荀首佐中军矣,故楚人许之。

      王送知罃,曰:“子其怨我乎?”对曰:“二国治戎,臣不才,不胜其任,以为俘馘。

    执事不以衅鼓,使归即戮,君之惠也。

    臣实不才,又谁敢怨?”  王曰:“然则德我乎?”对曰:“二国图其社稷,而求纾其民,各惩其忿,以相宥也,两释累囚,以成其好。

    二国有好,臣不与及,其谁敢德?”  王曰:“子归何以报我?”对曰:“臣不任受怨,君亦不任受德。

    无怨无德,不知所报。

    ”  王曰:“虽然,必告不谷。

    ”对曰:“以君之灵,累臣得归骨于晋,寡君之以为戮,死且不朽。

    若从君之惠而免之,以赐君之外臣首;首其请于寡君,而以戮于宗,亦死且不朽。

    若不获命,而使嗣宗职,次及于事,而帅偏师以脩封疆,虽遇执事,其弗敢违。

    其竭力致死,无有二心,以尽臣礼。

    所以报也!  王曰:“晋未可与争。

    ”重为之礼而归之。

  • 唐代:李贺

    男儿何不带吴钩,收取关山五十州。

    请君暂上凌烟阁,若个书生万户侯?

  • 清代:魏禧

      庚戌十一月,予自广陵归,与陈子灿同舟。

    子灿年二十八,好武事,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,因问:“数游南北,逢异人乎?”子灿为述大铁椎,作《大铁椎传》。

      大铁椎,不知何许人,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,与遇宋将军家。

    宋,怀庆青华镇人,工技击,七省好事者皆来学,人以其雄健,呼宋将军云。

    宋弟子高信之,亦怀庆人,多力善射,长子灿七岁,少同学,故尝与过宋将军。

      时座上有健啖客,貌甚寝,右胁夹大铁椎,重四五十斤,饮食拱揖不暂去。

    柄铁折叠环复,如锁上练,引之长丈许。

    与人罕言语,语类楚声。

    扣其乡及姓字,皆不答。

      既同寝,夜半,客曰:“吾去矣!”言讫不见。

    子灿见窗户皆闭,惊问信之。

    信之曰:“客初至,不冠不袜,以蓝手巾裹头,足缠白布,大铁椎外,一物无所持,而腰多白金。

    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。

    ”子灿寐而醒,客则鼾睡炕上矣。

      一日,辞宋将军曰:“吾始闻汝名,以为豪,然皆不足用。

    吾去矣!”将军强留之,乃曰:“吾数击杀响马贼,夺其物,故仇我。

    久居,祸且及汝。

    今夜半,方期我决斗某所。

    ”宋将军欣然曰:“吾骑马挟矢以助战。

    ”客曰:“止!贼能且众,吾欲护汝,则不快吾意。

    ”宋将军故自负,且欲观客所为,力请客。

    客不得已,与偕行。

    将至斗处,送将军登空堡上,曰:“但观之,慎弗声,令贼知也。

    ”  时鸡鸣月落,星光照旷野,百步见人。

    客驰下,吹觱篥数声。

    顷之,贼二十余骑四面集,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。

    一贼提刀突奔客,客大呼挥椎,贼应声落马,马首裂。

    众贼环而进,客奋椎左右击,人马仆地,杀三十许人。

    宋将军屏息观之,股栗欲堕。

    忽闻客大呼曰:“吾去矣。

    ”尘滚滚东向驰去。

    后遂不复至。

      魏禧论曰:子房得力士,椎秦皇帝博浪沙中。

    大铁椎其人欤?天生异人,必有所用之。

    予读陈同甫《中兴遗传》,豪俊、侠烈、魁奇之士,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,又何多也!岂天之生才不必为人用欤?抑用之自有时欤?子灿遇大铁椎为壬寅岁,视其貌当年三十,然大铁椎今年四十耳。

    子灿又尝见其写市物帖子,甚工楷书也。

  • 明代:魏禧

    生平四十老柴荆,此日麻鞋拜故京。

    谁使山河全破碎?可堪翦伐到园陵!牛羊践履多新草,冠盖雍容半旧卿。

    歌泣不成天已暮,悲风日夜起江生。

  • 清代:秋瑾

    万里乘云去复来,只身东海挟春雷。

    忍看图画移颜色,肯使江山付劫灰。

    浊酒不销忧国泪,救时应仗出群才。

    拼将十万头颅血,须把乾坤力挽回。

  • 清代:秋瑾

    万里乘风去复来,只身东海挟春雷。

    忍看图画移颜色,肯使江山付劫灰。

    浊酒不销忧国泪,救时应仗出群才。

    拼将十万头颅血,须把乾坤力挽回。

  • 清代:秋瑾

    不惜千金买宝刀,貂裘换酒也堪豪。

    一腔热血勤珍重,洒去犹能化碧涛。

  • 明代:陈子龙

    问天何意,到春深,千里龙山飞雪?解佩凌波人不见,漫说蕊珠宫阙。

    楚殿烟微,湘潭月冷,料得都攀折。

    嫣然幽谷,只愁又听啼鴂()。

    当日九畹光风,数茎清露,纤手分花叶。

    曾在多情怀袖里,一缕同心千结。

    玉腕香销,云鬟雾掩,空赠金跳脱。

    洛滨江上,寻芳再望佳节。

  • 金朝:元好问

    塞上秋风鼓角,城头落日旌旗。

    少年鞍马适相宜。

    从军乐,莫问所从谁。

    侯骑才通蓟北,先声已动辽西。

    归期犹及柳依依。

    春闺月,红袖不须啼。

  • 宋代:刘仙伦

    艅艎东下,望西江千里,苍茫烟水。

    试问襄州何处是?雉堞连云天际。

    叔子残碑,卧龙陈迹,遗恨斜阳里。

    后来人物,如君瑰伟能几?其肯为我来耶?河阳下士,差足强人意。

    勿谓时平无事也,便以言兵为讳。

    眼底河山,楼头鼓角,都是英雄泪。

    功名机会,要须闲暇先备。

  • ««
  • «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