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送别"类型的诗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无情流水多情客,劝我如曾识。

    杯行到手休辞却,这公道难得。

    曲水池上,小字更书年月。

    还对茂林修竹,似永和节。

    纤纤素手如霜雪,笑把秋花插。

    尊前莫怪歌声咽,又还是轻别。

    此去翱翔,遍赏玉堂金阙。

    欲问再来何岁,应有华发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阳羡姑苏已买田。

    相逢谁信是前缘。

    莫教便唱水如天。

    我作洞霄君作守,白头相对故依然。

    西湖知有几同年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门外东风雪洒裾,山头回首望三吴。

    不应弹铗为无鱼。

    上党从来天下脊,先生元是古之儒。

    时平不用鲁连书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粗缯大布裹生涯,腹有诗书气自华。

    厌伴老儒烹瓠叶,强随举子踏槐花。

    囊空不办寻春马,眼乱行看择婿车。

    得意犹堪夸世俗,诏黄新湿字如鸦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莫唱阳关,风流公子方终宴。

    秦山禹甸。

    缥缈真奇观。

    北望平原,落日山衔半。

    孤帆远。

    我歌君乱。

    一送西飞雁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云海相望寄此身,那因远适更沾巾。

    不辞驿骑凌风雪,要使天骄识凤麟。

    沙漠回看清禁月,湖山应梦武林春。

    单于若问君家世,莫道中朝第一人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缥缈红妆照浅溪。

    薄云疏雨不成泥。

    送君何处古台西。

    废沼夜来秋水满,茂林深处晚莺啼。

    行人肠断草凄迷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一别都门三改火,天涯踏尽红尘。

    依然一笑作春温。

    无波真古井,有节是秋筠。

    惆怅孤帆连夜发,送行淡月微云。

    尊前不用翠眉颦。

    人生如逆旅,我亦是行人。

    (尊 通:樽)

  • 明代:高启

    满衣血泪与尘埃,乱后还乡亦可哀。

    风雨梨花寒食过,几家坟上子孙来?

  • 明代:高启

      余始不欲与佛者游,尝读东坡所作《勤上人诗序》,见其称勤之贤曰:“使勤得列于士大夫之间,必不负欧阳公。

    ”余于是悲士大夫之风坏已久,而喜佛者之有可与游者。

      去年春,余客居城西,读书之暇,因往云岩诸峰间,求所谓可与游者,而得虚白上人焉。

      虚白形癯而神清,居众中不妄言笑。

    余始识于剑池之上,固心已贤之矣。

    入其室,无一物,弊箦折铛,尘埃萧然。

    寒不暖,衣一衲,饥不饱,粥一盂,而逍遥徜徉,若有余乐者。

    间出所为诗,则又纡徐怡愉,无急迫穷苦之态,正与其人类。

      方春二三月时,云岩之游者盛,巨官要人,车马相属。

    主者撞钟集众,送迎唯谨,虚白方闭户寂坐如不闻;及余至,则曳败履起从,指幽导胜于长林绝壁之下,日入而后已。

    余益贤虚白,为之太息而有感焉。

    近世之士大夫,趋于途者骈然,议于庐者欢然,莫不恶约而愿盈,迭夸而交诋,使虚白袭冠带以齿其列,有肯为之者乎?或以虚白佛者也,佛之道贵静而无私,其能是亦宜耳!余曰:今之佛者无呶呶焉肆荒唐之言者乎?无逐逐焉从造请之役者乎?无高屋广厦以居美女丰食以养者乎?然则虚白之贤不惟过吾徒,又能过其徒矣。

    余是以乐与之游而不知厌也。

      今年秋,虚白将东游,来请一言以为赠。

    余以虚白非有求于世者,岂欲余张之哉?故书所感者如此,一以风乎人,一以省于己,使无或有愧于虚白者而已。

  • ««
  • «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  • 8
  • 9
  •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