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生活"类型的诗

  • 五代:李珣

    云带雨,浪迎风,钓翁回棹碧湾中。

    春酒香熟鲈鱼美,谁同醉?缆却扁舟篷底睡。

  • 宋代:张耒

    长夏村墟风日清,檐牙燕雀已生成。

    蝶衣晒粉花枝舞,蛛网添丝屋角晴。

    落落疏帘邀月影,嘈嘈虚枕纳溪声。

    久斑两鬓如霜雪,直欲渔樵过此生。

  • 魏晋:左思

    杖策招隐士,荒涂横古今。

    岩穴无结构,丘中有鸣琴。

    白云停阴冈,丹葩曜阳林。

    石泉漱琼瑶,纤鳞或浮沉。

    非必丝与竹,山水有清音。

    何事待啸歌?灌木自悲吟。

    秋菊兼餱粮,幽兰间重襟。

    踌躇足力烦,聊欲投吾簪。

    经始东山庐,果下自成榛。

    前有寒泉井,聊可莹心神。

    峭蒨青葱间,竹柏得其真。

    弱叶栖霜雪,飞荣流余津。

    爵服无常玩,好恶有屈伸。

    结绶生缠牵,弹冠去埃尘。

    惠连非吾屈,首阳非吾仁。

    相与观所尚,逍遥撰良辰。

  • 魏晋:左思

    吾家有娇女,皎皎颇白皙。

    小字为纨素,口齿自清历。

    鬓发覆广额,双耳似连璧。

    明朝弄梳台,黛眉类扫迹。

    浓朱衍丹唇,黄吻烂漫赤。

    娇语若连琐,忿速乃明集。

    握笔利彤管,篆刻未期益。

    执书爱绨素,诵习矜所获。

    其姊字惠芳,面目粲如画。

    轻妆喜楼边,临镜忘纺绩。

    举觯拟京兆,立的成复易。

    玩弄眉颊间,剧兼机杼役。

    从容好赵舞,延袖象飞翮。

    上下弦柱际,文史辄卷襞。

    顾眄屏风书,如见已指摘。

    丹青日尘暗,明义为隐赜。

    驰骛翔园林,果下皆生摘。

    红葩缀紫蒂,萍实骤柢掷。

    贪华风雨中,眒忽数百适。

    务蹑霜雪戏,重綦常累积。

    并心注肴馔,端坐理盘鬲。

    翰墨戢闲案,相与数离逖。

    动为垆钲屈,屐履任之适。

    止为荼荈据,吹嘘对鼎立。

    脂腻漫白袖,烟熏染阿锡。

    衣被皆重地,难与沉水碧。

    任其孺子意,羞受长者责。

    瞥闻当与杖,掩泪俱向壁。

  • 宋代:曾巩

      滁州之西南,泉水之涯,欧阳公作州之二年,构亭曰“丰乐”,自为记,以见其名义。

    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,得山之高,构亭曰“醒心”,使巩记之。

     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,则必即丰乐以饮。

    或醉且劳矣,则必即醒心而望,以见夫群山之相环,云烟之相滋,旷野之无穷,草树众而泉石嘉,使目新乎其所睹,耳新乎其所闻,则其心洒然而醒,更欲久而忘归也。

    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,取韩子退之《北湖》之诗云。

    噫!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,而名之以见其实,又善者矣。

      虽然,公之乐,吾能言之。

    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,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。

    天下之学者,皆为材且良;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,皆得其宜,公乐也。

    一山之隅,一泉之旁,岂公乐哉?乃公所寄意于此也。

      若公之贤,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。

    今同游之宾客,尚未知公之难遇也。

    后百千年,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,思欲见之,有不可及之叹,然后知公之难遇也。

    则凡同游于此者,其可不喜且幸欤!而巩也,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,其又不喜且幸欤! 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。

  • 唐代:胡令能

    忽闻梅福来相访,笑着荷衣出草堂。

    儿童不惯见车马,走入芦花深处藏。

  • 五代:孙光宪

    桃杏风香帘幕闲,谢家门户约花关,画梁幽语燕初还。

    绣阁数行题了壁,晓屏一枕酒醒山,却疑身是梦魂间!

  • 宋代:王炎

    山冥云阴重,天寒雨意浓。

    数枝幽艳湿啼红。

    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。

    蓑笠朝朝出,沟塍处处通。

    人间辛苦是三农。

    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。

  • 明代:归有光

      项脊轩,旧南阁子也。

    室仅方丈,可容一人居。

    百年老屋,尘泥渗漉,雨泽下注;每移案,顾视,无可置者。

    又北向,不能得日,日过午已昏。

    余稍为修葺,使不上漏。

    前辟四窗,垣墙周庭,以当南日,日影反照,室始洞然。

   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,旧时栏楯,亦遂增胜。

    借书满架,偃仰啸歌,冥然兀坐,万籁有声;而庭堦寂寂,小鸟时来啄食,人至不去。

    三五之夜,明月半墙,桂影斑驳,风移影动,珊珊可爱。

    (堦寂寂 一作:阶寂寂)  然余居于此,多可喜,亦多可悲。

   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。

    迨诸父异爨,内外多置小门,墙往往而是。

    东犬西吠,客逾庖而宴,鸡栖于厅。

    庭中始为篱,已为墙,凡再变矣。

    家有老妪,尝居于此。

    妪,先大母婢也,乳二世,先妣抚之甚厚。

    室西连于中闺,先妣尝一至。

    妪每谓余曰:”某所,而母立于兹。

    ”妪又曰:”汝姊在吾怀,呱呱而泣;娘以指叩门扉曰:‘儿寒乎?欲食乎?’吾从板外相为应答。

    ”语未毕,余泣,妪亦泣。

    余自束发,读书轩中,一日,大母过余曰:”吾儿,久不见若影,何竟日默默在此,大类女郎也?”比去,以手阖门,自语曰:”吾家读书久不效,儿之成,则可待乎!”顷之,持一象笏至,曰:”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,他日汝当用之!”瞻顾遗迹,如在昨日,令人长号不自禁。

      轩东,故尝为厨,人往,从轩前过。

    余扃牖而居,久之,能以足音辨人。

    轩凡四遭火,得不焚,殆有神护者。

      项脊生曰:“蜀清守丹穴,利甲天下,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;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,诸葛孔明起陇中。

    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,世何足以知之,余区区处败屋中,方扬眉、瞬目,谓有奇景。

    人知之者,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?”(人教版《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》中无此段文字;沪教版无此段。

    )  余既为此志,后五年,吾妻来归,时至轩中,从余问古事,或凭几学书。

    吾妻归宁,述诸小妹语曰:”闻姊家有阁子,且何谓阁子也?”其后六年,吾妻死,室坏不修。

    其后二年,余久卧病无聊,乃使人复葺南阁子,其制稍异于前。

    然自后余多在外,不常居。

      庭有枇杷树,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,今已亭亭如盖矣。

  • 宋代:李纲

    江上雪,独立钓渔翁。

    箬笠但闻冰散响,蓑衣时振玉花空。

    图画若为工。

    云水暮,归去远烟中。

    茅舍竹篱依小屿,缩鳊圆鲫入轻笼。

    欢笑有儿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