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生活"类型的诗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江南游女,问我何年归得去。

    雨细风微,两足如霜挽纻衣。

    江亭夜语,喜见京华新样舞。

    莲步轻飞,迁客今朝始是归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露寒烟冷蒹葭老,天外征鸿寥唳。

    银河秋晚,长门灯悄,一声初至。

    应念潇湘,岸遥人静,水多菰米。

    乍望极平田,徘徊欲下,依前被、风惊起。

    须信衡阳万里,有谁家、锦书遥寄。

    万重云外,斜行横阵,才疏又缀。

    仙掌月明,石头城下,影摇寒水。

    念征衣未捣,佳人拂杵,有盈盈泪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徐门石潭谢雨,道上作五首。

    潭在城东二十里,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。

    簌簌衣巾落枣花,村南村北响缲车,牛衣古柳卖黄瓜。

    (缲 通:缫)酒困路长惟欲睡,日高人渴漫思茶。

    敲门试问野人家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天欲雪,云满湖,楼台明灭山有无。

    水清出石鱼可数,林深无人鸟相呼。

    腊日不归对妻孥,名寻道人实自娱。

    道人之居在何许?宝云山前路盘纡。

    孤山孤绝谁肯庐?道人有道山不孤。

    纸窗竹屋深自暖,拥褐坐睡依团蒲。

    天寒路远愁仆夫,整驾催归及未晡。

    出山回望云木合,但见野鹘盘浮图。

    兹游淡薄欢有余,到家恍如梦蘧蘧。

    作诗火急追亡逋,清景一失后难摹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昔谢自然欲过海求师蓬莱,至海中,或谓自然,“蓬莱隔弱水三十万里,不可到。

    天台有司马子微,身居赤域,名在绛阙,可往从之。

    ”自然乃还,受道于子微,白日仙去。

    子微著《坐忘论》七篇,《枢》一篇,年百余。

    将终,谓弟子曰:“吾居玉霄峰,东望蓬莱,尝有真灵降焉。

    今为东海青童君所召。

    ”乃蝉脱而去。

    其后,李太白作《大鹏赋》云:“尝见子微于江陵,谓余有仙风道骨,可与神游八极之表。

    ”元丰七年冬,余过临淮,而湛然先生梁公在焉。

    童颜清澈,如二三十许人,然人亦有自少见之者。

    善吹铁笛,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。

    乃作《水龙吟》一首,记子微、太白之事,倚其声而歌之。

    古来云海茫茫,道山绛阙知何处。

    人间自有,赤城居士,龙蟠凤举。

    清净无为,坐忘遗照,八篇奇语。

    向玉霄东望,蓬莱晻霭,有云驾、骖风驭。

    行尽九州四海,笑纷纷、落花飞絮。

    临江一见,谪仙风采,无言心许。

    八表神游,浩然相对,酒酣箕踞。

    待垂天赋就,骑鲸路稳,约相将去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手种堂前桃李,无限绿阴青子。

    帘外百舌儿,惊起五更春睡。

    居士,居士。

    莫忘小桥流水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  熙宁十年秋,彭城大水。

    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,水及其半扉。

    明年春,水落,迁于故居之东,东山之麓。

    升高而望,得异境焉,作亭于其上。

    彭城之山,冈岭四合,隐然如大环,独缺其西一面,而山人之亭,适当其缺。

    春夏之交,草木际天;秋冬雪月,千里一色;风雨晦明之间,俯仰百变。

      山人有二鹤,甚驯而善飞,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,纵其所如,或立于陂(bēi)田,或翔于云表;暮则傃东山而归。

    故名之曰“放鹤亭”。

      郡守苏轼,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,饮酒于斯亭而乐之。

    挹山人而告之曰:“子知隐居之乐乎?虽南面之君,未可与易也。

    《易》曰:‘鸣鹤在阴,其子和之。

    ’ 《诗》曰:‘鹤鸣于九皋,声闻于天。

    ’盖其为物,清远闲放,超然于尘埃之外,故《易》《诗》人以比贤人君子。

    隐德之士,狎而玩之,宜若有益而无损者;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。

    周公作《酒诰》,卫武公作《抑戒》,以为荒惑败乱,无若酒者;而刘伶、阮籍之徒,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。

    嗟夫!南面之君,虽清远闲放如鹤者,犹不得好,好之则亡其国;而山林遁世之士,虽荒惑败乱如酒者,犹不能为害,而况于鹤乎?由此观之,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。

    ”山人忻然而笑曰:“有是哉!”乃作放鹤、招鹤之歌曰: 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,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。

    翻然敛翼,宛将集兮,忽何所见,矫然而复击。

    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,啄苍苔而履白石。

      鹤归来兮,东山之阴。

    其下有人兮,黄冠草屦,葛衣而鼓琴。

    躬耕而食兮,其馀以汝饱。

    归来归来兮,西山不可以久留。

     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 《放鹤亭记》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雨洗东坡月色清,市人行尽野人行。

    莫嫌荦确坡头路,自爱铿然曳杖声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至九月,忽开千叶一朵。

    雨中特为置酒,遂作。

    今岁花时深院,尽日东风,荡扬茶烟。

    但有绿苔芳草,柳絮榆钱。

    闻道城西,长廊古寺,甲第名园。

    有国艳带酒,天香染袂,为我留连。

    清明过了,残红无处,对此泪洒尊前。

    秋向晚,一枝何事,向我依然。

    高会聊追短景,清商不暇馀妍。

    不如留取,十分春态,付与明年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凉簟碧纱厨。

    一枕清风昼睡馀。

    睡听晚衙无一事,徐徐。

    读尽床头几卷书。

    搔首赋归欤。

    自觉功名懒更疏。

    若问使君才与术,何如。

    占得人间一味愚。

  • ««
  • «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  • 8
  • 9
  •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