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生活"类型的诗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仆七岁时,见眉州老尼,姓朱,忘其名,年九十岁。

    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,一日大热,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,作一词,朱具能记之。

    今四十年,朱已死久矣,人无知此词者,但记其首两句,暇日寻味,岂《洞仙歌》令乎?乃为足之云。

    冰肌玉骨,自清凉无汗。

    水殿风来暗香满。

    绣帘开,一点明月窥人,人未寝,欹枕钗横鬓乱。

    起来携素手,庭户无声,时见疏星渡河汉。

    试问夜如何?夜已三更,金波淡,玉绳低转。

   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,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  方山子,光、黄间隐人也。

    少时慕朱家、郭解为人,闾里之侠皆宗之。

    稍壮,折节读书,欲以此驰骋当世,然终不遇。

    晚乃遁于光、黄间,曰岐亭。

    庵居蔬食,不与世相闻。

    弃车马,毁冠服,徒步往来山中,人莫识也。

    见其所著帽,方耸而高,曰:“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?”因谓之方山子。

      余谪居于黄,过岐亭,适见焉。

    曰:“呜呼!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。

    何为而在此?”方山子亦矍然,问余所以至此者。

    余告之故。

    俯而不答,仰而笑,呼余宿其家。

    环堵萧然,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。

    余既耸然异之。

      独念方山子少时,使酒好剑,用财如粪土。

    前十九年,余在岐山,见方山子从两骑,挟二矢,游西山。

    鹊起于前,使骑逐而射之,不获。

    方山子怒马独出,一发得之。

   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,自谓一世豪士。

    今几日耳,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,而岂山中之人哉? 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,当得官,使从事于其间,今已显闻。

    而其家在洛阳,园宅壮丽与公侯等。

    河北有田,岁得帛千匹,亦足以富乐。

    皆弃不取,独来穷山中,此岂无得而然哉?  余闻光、黄间多异人,往往阳狂垢污,不可得而见。

    方山子倘见之欤?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林断山明竹隐墙。

    乱蝉衰草小池塘。

    翻空白鸟时时见,照水红蕖细细香。

    村舍外,古城旁。

    杖藜徐步转斜阳。

    殷勤昨夜三更雨,又得浮生一日凉。

  • 元代:马致远

    菊花开,正归来。

    伴虎溪僧、鹤林友、龙山客,似杜工部、陶渊明、李太白,在洞庭柑、东阳酒、西湖蟹。

    哎,楚三闾休怪!

  • 元代:马致远

    天将暮,雪乱舞,半梅花半飘柳絮。

    江上晚来堪画处,钓鱼人一蓑归去。

  • 唐代:杜牧

    陵阳北郭隐,身世两忘者。

    蓬蒿三亩居,宽于一天下。

    樽酒对不酌,默与玄相话。

    人生自不足,爱叹遭逢寡。

  • 唐代:杜牧

    云光岚彩四面合,柔柔垂柳十余家。

    雉飞鹿过芳草远,牛巷鸡埘春日斜。

    秀眉老父对樽酒,茜袖女儿簪野花。

    征车自念尘土计,惆怅溪边书细沙。

  • 宋代:林升

    山外青山楼外楼,西湖歌舞几时休?暖风熏得游人醉,直把杭州作汴州。

  • 宋代:陈师道

    断墙着雨蜗成字,老屋无僧燕作家,剩欲出门追语笑,却嫌归鬓著尘沙。

    风翻蛛网开三面,雷动蜂窠趁两衙。

    屡失南邻春事约,只今容有未开花。

  • 宋代:柳永

    禁漏花深,绣工日永,蕙风布暖。

    变韶景、都门十二,元宵三五,银蟾光满。

    连云复道凌飞观。

    耸皇居丽,嘉气瑞烟葱蒨。

    翠华宵幸,是处层城阆苑。

    龙凤烛、交光星汉。

    对咫尺鳌山、开羽扇。

    会乐府、两籍神仙,梨园四部弦管。

    向晓色、都人未散。

    盈万井、山呼鳌抃。

    愿岁岁,天仗里、常瞻凤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