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重阳节"类型的诗

  • 清代:纳兰性德

    将愁不去,秋色行难住。

    六曲屏山深院宇。

    日日风风雨雨。

    雨晴篱菊初香,人言此日重阳。

    回首凉云暮叶,黄昏无限思量。

  • 清代:纳兰性德

    丁巳重阳前三日,梦亡妇淡妆素服,执手哽咽,语多不复能记。

    但临别有云:“衔恨愿为天上月,年年犹得向郎圆。

    ”妇素未工诗,不知何以得此也,觉后感赋。

    瞬息浮生,薄命如斯,低徊怎忘。

    记绣榻闲时,并吹红雨;雕阑曲处,同倚斜阳。

    梦好难留,诗残莫续,赢得更深哭一场。

    遗容在,只灵飙一转,未许端详。

    重寻碧落茫茫。

    料短发、朝来定有霜。

    便人间天上,尘缘未断,春花秋叶,触绪还伤。

    欲结绸缪,翻惊摇落,减尽荀衣昨日香。

    真无奈,倩声声邻笛,谱出回肠。

  • 清代:纳兰性德

    深秋绝塞谁相忆,木叶萧萧。

    乡路迢迢。

    六曲屏山和梦遥。

    佳时倍惜风光别,不为登高。

    只觉魂销。

    南雁归时更寂寥。

  • 宋代:刘克庄

    湛湛长空黑。

    更那堪、斜风细雨,乱愁如织。

    老眼平生空四海,赖有高楼百尺。

    看浩荡、千崖秋色。

    白发书生神州泪,尽凄凉、不向牛山滴。

    追往事,去无迹。

    少年自负凌云笔。

    到而今、春华落尽,满怀萧瑟。

    常恨世人新意少,爱说南朝狂客。

    把破帽、年年拈出。

    若对黄花孤负酒,怕黄花、也笑人岑寂。

    鸿北去,日西匿。

  • 宋代:李清照

    薄雾浓云愁永昼,瑞脑消金兽。

    佳节又重阳,玉枕纱橱,半夜凉初透。

    (橱 通:厨)东篱把酒黄昏后,有暗香盈袖。

    莫道不销魂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。

    (人比 一作:人似;销 一作:消)

  • 元代:薛昂夫

    兴为催租败,欢因送酒来。

    酒酣时诗兴依然在。

    黄花又开,朱颜未衰,正好忘怀。

    管甚有监州,不可无螃蟹。

  • 宋代:汪元量

    官舍悄,坐到月西斜。

    永夜角声悲自语,客心愁破正思家。

    南北各天涯。

    肠断裂,搔首一长嗟。

    绮席象床寒玉枕,美人何处醉黄花。

    和泪捻琵琶。

  • 宋代:宋江

    喜遇重阳,更佳酿今朝新熟。

    见碧水丹山,黄芦苦竹。

    头上尽教添白发,鬓边不可无黄菊。

    愿樽前长叙弟兄情,如金玉。

    统豺虎,御边幅,号令明,军威肃。

    中心愿,平虏保民安国。

    日月常悬忠烈胆,风尘障却奸邪目。

    望天王降诏,早招安,心方足。

  • 清代:秋瑾

    百结愁肠郁不开,此生惆怅异乡来。

    思亲堂上茱初插,忆妹窗前句乍裁。

    对菊难逢元亮酒,登楼愧乏仲宣才。

    良时佳节成辜负,旧日欢场半是苔。

  • 宋代:晏几道

    九日悲秋不到心。

    凤城歌管有新音。

    凤凋碧柳愁眉淡,露染黄花笑靥深。

    初见雁,已闻砧。

    绮罗丛里胜登临。

    须教月户纤纤玉,细捧霞觞滟滟金。
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