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写人"类型的诗

  • 唐代:岑参

    盖将军,真丈夫。

    行年三十执金吾,身长七尺颇有须。

    玉门关城迥且孤,黄沙万里白草枯。

    南邻犬戎北接胡,将军到来备不虞。

    五千甲兵胆力粗,军中无事但欢娱。

    暖屋绣帘红地炉,织成壁衣花氍毹。

    灯前侍婢泻玉壶,金铛乱点野酡酥。

    紫绂金章左右趋,问著只是苍头奴。

    美人一双闲且都,朱唇翠眉映明矑。

    清歌一曲世所无,今日喜闻凤将雏。

    可怜绝胜秦罗敷,使君五马谩踟蹰。

    野草绣窠紫罗襦,红牙缕马对樗蒱。

    玉盘纤手撒作卢,众中夸道不曾输。

    枥上昂昂皆骏驹,桃花叱拨价最殊。

    骑将猎向城南隅,腊日射杀千年狐。

    我来塞外按边储,为君取醉酒剩沽。

    醉争酒盏相喧呼,忽忆咸阳旧酒徒。

  • 唐代:岑参

    皤皤岷山老,抱琴鬓苍然。

    衫袖拂玉徽,为弹三峡泉。

    此曲弹未半,高堂如空山。

    石林何飕飗,忽在窗户间。

    绕指弄呜咽,青丝激潺湲。

    演漾怨楚云,虚徐韵秋烟。

    疑兼阳台雨,似杂巫山猿。

    幽引鬼神听,净令耳目便。

    楚客肠欲断,湘妃泪斑斑。

    谁裁青桐枝,縆以朱丝弦。

    能含古人曲,递与今人传。

    知音难再逢,惜君方年老。

    曲终月已落,惆怅东斋眠。

  • 唐代:岑参

    暂诣高僧话,来寻野寺孤。

    岸花藏水碓,溪竹映风炉。

    顶上巢新鹊,衣中得旧珠。

    谈禅未得去,辍棹且踟蹰。

  • 唐代:岑参

    夫子不自衍,世人知者稀,来倾阮氏酒,去著老莱衣。

    渭北草新出,关东花欲飞,楚王犹自惑,片玉且将归。

  • 唐代:岑参

    火山五月行人少,看君马去疾如鸟。

    都护行营太白西,角声一动胡天晓。

  • 宋代:欧阳修

    寒鸡号荒林,山壁月倒挂。

    披衣起视夜,揽辔念行迈。

    我来夏云初,素节今已届。

    高河泻长空,势落九州外。

    微风动凉襟,晓气清余睡。

    缅怀京师友,文酒邈高会。

    其间苏与梅,二子可畏爱。

    篇章富纵横,声价相磨盖。

    子美气尤雄,万窍号一噫。

    有时肆颠狂,醉墨洒滂沛。

    譬如千里马,已发不可杀。

    盈前尽珠玑,一一难柬汰。

    梅翁事清切,石齿漱寒濑。

    作诗三十年,视我犹后辈。

    文词愈清新,心意虽老大。

    譬如妖韶女,老自有余态。

    近诗尤古硬,咀嚼苦难嘬。

    初如食橄榄,真味久愈在。

    苏豪以气轹,举世徒惊骇。

    梅穷独我知,古货今难卖。

    二子双凤凰,百鸟之嘉瑞。

    云烟一翱翔,羽翮一摧铩。

    安得相从游,终日鸣哕哕。

    问胡苦思之,对酒把新蟹。

  • 宋代:欧阳修

     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,具官欧阳修,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敭,至于太清,以清酌庶羞之奠,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,而吊之以文。

    曰:  呜呼曼卿!生而为英,死而为灵。

    其同乎万物生死,而复归于无物者,暂聚之形;不与万物共尽,而卓然其不配者,后世之名。

    此自古圣贤,莫不皆然,而著在简册者,昭如日星。

      呜呼曼卿!吾不见子久矣,犹能仿佛子之平生。

    其轩昂磊落,突兀峥嵘而埋藏于地下者,意其不化为朽壤,而为金玉之精。

    不然,生长松之千尺,产灵芝而九茎。

    奈何荒烟野蔓,荆棘纵横;风凄露下,走磷飞萤!但见牧童樵叟,歌吟上下,与夫惊禽骇兽,悲鸣踯躅而咿嘤。

    今固如此,更千秋而万岁兮,安知其不穴藏孤貉与鼯鼪?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,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!  呜呼曼卿!盛衰之理,吾固知其如此,而感念畴昔,悲凉凄怆,不觉临风而陨涕者,有愧乎太上之忘情。

    尚飨!

  • 宋代:欧阳修

    欧阳修,字永叔,庐陵人。

    四岁而孤,母郑,守节自誓,亲诲之学。

    家贫,至以荻画地学书。

    幼敏悟过人,读书辄成诵。

    及冠,嶷然有声。

    修始在滁州,号醉翁,晚更号六一居士。

    天资刚劲,见义勇为,虽机阱在前,触发之不顾。

    放逐流离,至于再三,志气自若也。

  • 宋代:欧阳修

      仕宦而至将相,富贵而归故乡。

    此人情之所荣,而今昔之所同也。

      盖士方穷时,困厄闾里,庸人孺子,皆得易而侮之。

    若季子不礼于其嫂,买臣见弃于其妻。

    一旦高车驷马,旗旄导前,而骑卒拥后,夹道之人,相与骈肩累迹,瞻望咨嗟;而所谓庸夫愚妇者,奔走骇汗,羞愧俯伏,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。

    此一介之士,得志于当时,而意气之盛,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。

     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:公,相人也,世有令德,为时名卿。

    自公少时,已擢高科,登显仕。

    海内之士,闻下风而望余光者,盖亦有年矣。

    所谓将相而富贵,皆公所宜素有;非如穷厄之人,侥幸得志于一时,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,以惊骇而夸耀之也。

    然则高牙大纛,不足为公荣;桓圭衮冕,不足为公贵。

    惟德被生民,而功施社稷,勒之金石,播之声诗,以耀后世而垂无穷,此公之志,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。

    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!  公在至和中,尝以武康之节,来治于相,乃作“昼锦”之堂于后圃。

    既又刻诗于石,以遗相人。

    其言以快恩仇、矜名誉为可薄,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,而以为戒。

    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,而其志岂易量哉!故能出入将相,勤劳王家,而夷险一节。

    至于临大事,决大议,垂绅正笏,不动声色,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:可谓社稷之臣矣!其丰功盛烈,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,乃邦家之光,非闾里之荣也。

     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,幸尝窃诵公之诗,乐公之志有成,而喜为天下道也。

    于是乎书。

      尚书吏部侍郎、参知政事欧阳修记。

  • 宋代:欧阳修

    画堂雅宴。

    一抹朱弦初入遍。

    慢捻轻笼。

    玉指纤纤嫩剥葱。

    拨头憁利。

    怨月愁花无限意。

    红粉轻盈。

    倚暖香檀曲未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