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小学文言文"类型的诗

  • 未知:佚名

    昔有二翁,同邑(里)而居。

    甲翁之妻子去乡,唯叟一人而已。

    一日,叟携酒至乙翁第,二人对酌,不亦乐乎!乙翁曰:“向吾远游冀﹑雍,然(但)未尝登泰山,君有意同行乎?”甲翁曰:“是山余亦未登,然老矣,恐力不胜。

    ”乙翁曰:“差矣,汝之言!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,今吾辈方逾六旬,何老之有!”甲翁曰:“甚善!”翌日,二翁偕往,越钱塘,绝长江,而至泰阴。

    夜宿,凌晨上山。

    乙翁欲扶之,甲翁曰:“吾力尚可,无需相扶。

    ”自日出至薄暮,已至半山矣。

  • 宋代:佚名

    初,张咏在成都,闻准入相,谓其僚属曰:“寇公奇材,惜学术不足尔。

    ”及准出陕,咏适自成都罢还,准严供帐,大为具待。

    咏将去,准送之郊,问曰:“何以教准?”咏徐曰:“《霍光传》不可不读也。

    ”准莫谕其意,归,取其传读之,至“不学无术”,笑曰:“此张公谓我矣。

  • 清代:佚名

   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,从师读。

    师贫甚,炊不得米。

    林知之,亟归,以袜实米,满之,负以致师。

    师怒,谓其窃,却弗受。

    林归以告母,母笑曰:“若心固善,然此岂束修之礼?”即呼备,赍米一石致之塾,师乃受。

  • 宋代:佚名

    唐怀州河内县董行成能策贼。

    有一人从河阳长店,盗行人驴一头并皮袋。

    天欲晓,至怀州。

    行成至街中,见之,叱曰:“个贼住!即下驴来!”遂承伏。

    人问何以知之。

    行成曰:“此驴行急而汗,非长行也;见人则引缰远过,怯也;以此知之。

    ”捉送县,有顷,驴主寻踪至,皆如其言。

  • 未知:佚名

    南顿张助,于田中种禾,见李核,欲持去,顾见空桑,中有土,因植种,以余浆溉灌。

    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,转相告语。

    有病目痛者,息阴下,言:"李君令我目愈,谢以一豚。

    "目痛小疾,亦行自愈。

    众犬吠声,盲者得视,远近翕赫,其下车骑常数千百,酒肉滂沱。

    间一岁余,张助远出来还,见之,惊云:“此有何神,乃我所种耳。

    ”因就斫之。

  • 先秦:佚名

    弈秋,通国之善弈者也。

    使弈秋诲二人弈,其一人专心致志,惟弈秋之为听;一人虽听之,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,思援弓缴而射之。

    虽与之俱学,弗若之矣。

    为是其智弗若与?曰:非然也。

  • 先秦:佚名

   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,芒芒然归,谓其人曰:“今日病矣!予助苗长矣!”其子趋而往视之,苗则槁矣。

   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。

   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,不耘苗者也;助之长者,揠苗者也,非徒无益,而又害之。

    (闵 通:悯)

  • 未知:佚名

    伯牙善鼓琴,钟子期善听。

    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钟子期曰:“善哉,峨峨兮若泰山!”志在流水,钟子期曰:“善哉,洋洋兮若江河!”伯牙所念,钟子期必得之。

    子期死,伯牙谓世再无知音,乃破琴绝弦,终身不复鼓。

  • 南北朝:僧伽斯那

    昔有愚人,至于他家。

    主人与食,嫌淡无味。

    主人闻已,更为益盐。

    既得盐美,便自念言:“所以美者,缘有盐故。

    少有尚尔,况复多也?”愚人无智,便空食盐。

    食已口爽,反为其患。

  • 先秦:佚名

    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。

    遽契其舟,曰:“是吾剑之所从坠。

    ”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

    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!
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