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小学文言文"类型的诗

  • 两汉:刘向

    邹孟轲母,号孟母。

    其舍近墓。

    孟子之少时,嬉游为墓间之事。

    孟母曰:“此非吾所以居处子。

    ”乃去,舍市旁。

    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。

    孟母又曰:“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。

    ”复徙居学宫之旁。

    其嬉游乃设俎豆,揖让进退。

    孟母曰:“真可以处居子矣。

    ”遂居。

    及孟子长,学六艺,卒成大儒之名。

   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。

  • 两汉:刘向

      叶公子高好龙,钩以写龙,凿以写龙,屋室雕文以写龙。

   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,窥头于牖,施尾于堂。

    叶公见之,弃而还走,失其魂魄,五色无主。

    是叶公非好龙也,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。

  • 清代:乐钧

    某恶鼠,破家求良猫。

    厌以腥膏,眠以毡罽。

    猫既饱且安,率不食鼠,甚者与鼠游戏,鼠以故益暴。

    某恐,遂不复蓄猫,以为天下无良猫也。

    是无猫邪,是不会蓄猫也。

  • 明代:郑之珍

    磨针溪,在眉州象耳山下。

   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,未成,弃去。

    过小溪,逢老媪方磨铁杵,问之,曰:“欲作针。

    ”太白感其意,还卒业。

    媪自言姓武。

    今溪旁有武氏岩。

  • 清代:刘开

      君子之学必好问。

    问与学,相辅而行者也。

    非学无以致疑,非问无以广识;好学而不勤问,非真能好学者也。

    理明矣,而或不达于事;识其大矣,而或不知其细,舍问,其奚决焉?  贤于己者,问焉以破其疑,所谓“就有道而正”也。

    不如己者,问焉以求一得,所谓“以能问于不能,以多问于寡”也。

    等于己者,问焉以资切磋,所谓交相问难(nàn),审问而明辨之也。

    《书》不云乎?“好问则裕。

    ”孟子论:“求放心”,而并称曰“学问之道”,学即继以问也。

    子思言“尊德性”,而归于“道问学”,问且先于学也。

      古之人虚中乐善,不择事而问焉,不择人而问焉,取其有益于身而已。

    是故狂夫之言,圣人择之,刍荛(ráo)之微,先民询之,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,以大知而察及迩言,非苟为谦,诚取善之弘也。

    三代而下,有学而无问,朋友之交,至于劝善规过足矣,其以义理相咨访,孜孜焉唯进修是急,未之多见也,况流俗乎?  是己而非人,俗之同病。

    学有未达,强以为知;理有未安,妄以臆度。

    如是,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。

    贤于己者,忌之而不愿问焉;不如己者,轻之而不屑问焉;等于己者,狎xiá之而不甘问焉,如是,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。

    人不足服矣,事无可疑矣,此唯师心自用耳。

    夫自用,其小者也;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,宁使学终不进,不欲虚以下人,此为害于心术者大,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。

      不然,则所问非所学焉: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;甚且心之所已明者,问之人以试其能,事之至难解者,问之人以穷其短。

    而非是者,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,可以收取善之益,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。

    嗟乎!学之所以不能几(jī)于古者,非此之由乎?  且夫不好问者,由心不能虚也;心之不虚,由好学之不诚也。

    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敌,其学非古人之学,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,不能问宜也。

      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。

    圣人所不知,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;愚人之所能,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。

    理无专在,而学无止境也,然则问可少耶?《周礼》,外朝以询万民,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,是故贵可以问贱,贤可以问不肖,而老可以问幼,唯道之所成而已矣。

      孔文子不耻下问,夫子贤之。

    古人以问为美德,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,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,然则古人所深耻者,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,悲夫!

  • 宋代:宋祁

   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,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,因出纸笔遍请客,莫敢当,至勃,泛然不辞。

    都督怒,起更衣,遣吏伺其文辄报。

    一再报,语益奇,乃矍然曰:“天才也!”请遂成文,极欢罢。

    勃属文,初不精思,先磨墨数升,则酣饮,引被覆面卧,及寤,援笔成篇,不易一字,时人谓勃为腹稿。

  • 先秦:韩非

   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,誉之曰:“ 吾盾之坚 , 物莫能陷也 。

    ”又誉其矛曰:“ 吾矛之利 , 于物无不陷也 。

    ”或曰:“以子之矛,陷子之盾,何如 ?” 其人弗能应也 。

   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,不可同世而立。

  • 先秦:韩非

    晋平公与群臣饮,饮酣,乃喟然叹曰:“莫乐为人君!惟其言而莫之违。

    ”师旷侍坐于前,援琴撞之。

    公被衽而避,琴坏于壁。

    公曰:“太师谁撞?”师旷曰:“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,故撞之。

    ”公曰:“寡人也。

    ”师旷曰:“哑!是非君人者之言也。

    ”左右请除之。

    公曰:“释之,以为寡人戒。

  • 先秦:韩非

    曾子之妻之市,其子随之而泣。

    其母曰:“汝还,顾反为女杀彘。

    ”妻适市来,曾子欲捕彘杀之。

    妻止之曰:“特与婴儿戏耳。

    ”曾子曰:“婴儿非与戏也。

    婴儿非有知也,待父母而学者也,听父母之教。

    今子欺之,是教子欺也。

    母欺子,子而不信其母,非所以成教也。

    ”遂烹彘也。

  • 先秦:韩非

    齐宣王使人吹竽,必三百人。

   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,宣王说之,廪食以数百人。

    宣王死,湣王立,好一一听之,处士逃。

  • ««
  • «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