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古文观止"类型的诗

  • 先秦:左丘明

      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:“孤将有大志于齐,吾将许越成,而无拂吾虑。

    若越既改,吾又何求?若其不改,反行,吾振旅焉。

    ”申胥谏曰:“不可许也。

    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,又非慑畏吾甲兵之强也。

    大夫种勇而善谋,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,以得其志。

    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,故婉约其辞,以从逸王志,使淫乐于诸夏之国,以自伤也。

    使吾甲兵钝弊,民人离落,而日以憔悴,然后安受吾烬。

    夫越王好信以爱民,四方归之,年谷时熟,日长炎炎,及吾犹可以战也。

    为虺弗摧,为蛇将若何?”吴王曰:“大夫奚隆于越?越曾足以为大虞乎?若无越,则吾何以春秋曜吾军士?”乃许之成。

      将盟,越王又使诸稽郢辞曰:“以盟为有益乎?前盟口血未乾,足以结信矣。

    以盟为无益乎?君王舍甲兵之威以临使之,而胡重于鬼神而自轻也。

    ”吴王乃许之,荒成不盟。

  • 先秦:左丘明

      楚子狩于州来,次于颍尾,使荡侯、潘子、司马督、嚣尹午、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。

    楚子次于乾溪,以为之援。

      雨雪,王皮冠,秦复陶,翠被,豹舄,执鞭以出,仆析父从。

    右尹子革夕,王见之。

    去冠被,舍鞭,与之语曰:“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、王孙牟、燮父、禽父,并事康王,四国皆有分,我独无有。

    今吾使人于周,求鼎以为分,王其与我乎?”   对曰:“与君王哉!昔我先王熊绎,辟在荆山,筚路蓝缕,以处草莽,跋涉山林,以事天子,唯是桃弧、棘矢,以共御王事。

    齐,王舅也;晋及鲁、卫,王母弟也。

    楚是以无分,而彼皆有。

    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,将唯命是从,岂其爱鼎?”王曰:“昔我皇祖伯父昆吾,旧许是宅。

    今郑人贪赖其田,而不我与。

    我若求之,其与我乎?”   对曰:“与君王哉!周不爱鼎,郑敢爱田?”王曰:“昔诸侯远我而畏晋,今我大城陈、蔡、不羹,赋皆千乘,子与有劳焉。

    诸侯其畏我乎?”对曰:“畏君王哉!是四国者,专足畏也,又加之以楚,敢不畏君王哉?”   工尹路请曰:“君王命剥圭以为鏚柲,敢请命。

    ”王入视之。

    析父谓子革:“吾子,楚国之望也!今与王言如响,国其若之何?”子革曰:“摩厉以须,王出,吾刃将斩矣。

    ”   王出,复语。

    左史倚相趋过。

    王曰:“是良史也,子善视之。

    是能读《三坟》、《五典》、《八索》、《九丘》。

    ”对曰:“臣尝问焉,昔穆王欲肆其心,周行天下,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。

    祭公谋父作《祈招》之诗,以止王心,王是以获没于祗宫。

    臣问其诗而不知也;若问远焉,其焉能知之?”   王曰:“子能乎?”对曰:“能。

    其《诗》曰:‘祈招之愔愔,式昭德音。

    思我王度,式如玉,式如金。

    形民之力,而无醉饱之心。

    ’”   王揖而入,馈不食,寝不寐,数日。

    不能自克,以及于难。

      仲尼曰:“古也有志:‘克己复礼,仁也。

    ’信善哉!楚灵王若能如是,岂其辱于乾溪?”

  • 先秦:左丘明

     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。

    子产曰:“少,未知可否。

    ”子皮曰:“愿,吾爱之,不吾叛也。

    使夫往而学焉,夫亦愈知治矣。

    ”子产曰;“不可。

    人之爱人,求利之也。

    今吾子爱人则以政。

    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,其伤实多。

    子之爱人,伤之而已,其谁敢求爱于子?子于郑国,栋也。

    栋折榱崩,侨将厌焉,敢不尽言?子有美锦,不使人学制焉。

    大官大邑,身之所庇也,而使学者制焉。

    其为美锦,不亦多乎?侨闻学而后入政,未闻以政学者也。

    若果行此,必有所害。

    譬如田猎,射御贯,则能获禽;若未尝登车射御,则败绩厌覆是惧,何暇思获?  子皮曰:“善哉!虎不敏。

    吾闻君子务知大者、远者,小人务知小者、近者。

    我,小人也。

    衣服附在吾身,我知而慎之;大官、大邑,所以庇身也,我远而慢之。

    微子之言,吾不知也。

    他日我曰:‘子为郑国,我为吾家,以庇焉,其可也。

    ’今而后知不足。

    自今请虽吾家,听子而行。

    ”子产曰:“人心之不同,如其面焉。

    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?抑心所谓危,亦以告也。

    ”子皮以为忠,故委政焉。

    子产是以能为郑国。

  • 先秦:左丘明

      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,报槜李也。

    遂入越。

    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,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以行成。

      吴子将许之。

    伍员曰:“不可。

    臣闻之:‘树德莫如滋,去疾莫如尽。

    ’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鄩,灭夏后相。

    后缗方娠,逃出自窦,归于有仍,生少康焉,为仍牧正。

    惎浇能戒之。

    浇使椒求之,逃奔有虞,为之庖正,以除其害。

    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,而邑诸纶,有田一成,有众一旅。

    能布其德,而兆其谋,以收夏众,抚其官职;使女艾谍浇,使季杼诱豷,遂灭过、戈,复禹之绩。

    祀夏配天,不失旧物。

    今吴不如过,而越大于少康,或将丰之,不亦难乎?勾践能亲而务施,施不失人,亲不弃劳,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。

    于是乎克而弗取,将又存之,违天而长寇雠,后虽悔之,不可食已。

    姬之衰也,日可俟也。

    介在蛮夷,而长寇雠,以是求伯,必不行矣。

    ”   弗听。

    退而告人曰:“越十年生聚,而十年教训,二十年之外,吴其为沼乎!”

  • 先秦:左丘明

      楚公子围聘于郑,且娶于公孙段氏。

    伍举为介。

    将入馆,郑人恶之。

    使行人子羽与之言,乃馆于外。

      既聘,将以众逆。

    子产患之,使子羽辞曰:“以敝邑褊小,不足以容从者,请墠听命!”令尹使太宰伯州犁对曰:“君辱贶寡大夫围,谓围:‘将使丰氏抚有而室。

    ’围布几筵,告于庄、共之庙而来。

    若野赐之,是委君贶于草莽也!是寡大夫不得列于诸卿也!不宁唯是,又使围蒙其先君,将不得为寡君老,其蔑以复矣。

    唯大夫图之!”子羽曰:“小国无罪,恃实其罪。

    将恃大国之安靖己,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。

    小国失恃而惩诸侯,使莫不憾者,距违君命,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惧!不然,敝邑,馆人之属也,其敢爱丰氏之祧?”  伍举知其有备也,请垂櫜而入。

    许之。

  • 先秦:左丘明

      栾盈出奔楚。

    宣子杀羊舌虎,囚叔向。

    人谓叔向曰:“子离于罪,其为不知乎?”叔向曰:“与其死亡若何?诗曰:‘优哉游哉,聊以卒岁。

    ’知也。

    ”  乐王鲋见叔向曰:“吾为子请。

    ”叔向弗应,出不拜。

    其人皆咎叔向。

    叔向曰:“必祁大夫。

    ”室老闻之曰:“乐王鲋言于君无不行,求赦吾子,吾子不许;祁大夫所不能也,而曰必由之。

    何也?”叔向曰:“乐王鲋从君者也,何能行?祁大夫外举不弃仇,内举不失亲,其独遗我乎?诗曰:‘有觉德行,四国顺之。

    ’夫子,觉者也。

    ”  晋侯问叔向之罪于乐王鲋。

    对曰:“不弃其亲,其有焉。

    ”  于是祁奚老矣,闻之,乘驲而见宣子,曰:“《诗》曰:‘惠我无疆,子孙保之。

    ’《书》曰:‘圣有谟勋,明征定保。

    ’夫谋而鲜过,惠训不倦者,叔向有焉,社稷之固也。

    犹将十世宥之,以劝能者。

    今壹不免其身,以弃社稷,不亦惑乎?鲧殛而禹兴;伊尹放大甲而相之,卒无怨色;管蔡为戮,周公右王。

    若之何其以虎也弃社稷?子为善,谁敢不勉,多杀何为?”宣子说,与之乘,以言诸公而免之。

    不见叔向而归,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。

  • 先秦:左丘明

      十月,晋阴饴甥会秦伯,盟于王城。

      秦伯曰:“晋国和乎?”对曰:“不和。

    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,不惮征缮以立圉也。

    曰:‘必报仇,宁事戎狄。

    ’君子爱其君而知其罪,不惮征缮以待秦命。

    曰:‘必报德,有死无二。

    ’以此不和。

    ”秦伯曰:“国谓君何?”对曰:“小人戚,谓之不免;君子恕,以为必归。

    小人曰:‘我毒秦,秦岂归君?’君子曰:‘我知罪矣,秦必归君。

    贰而执之,服而舍之,德莫厚焉,刑莫威焉。

    服者怀德,贰者畏刑,此一役也,秦可以霸。

    纳而不定,废而不立,以德为怨,秦不其然。

    ’”秦伯曰:“是吾心也。

    ”   改馆晋侯,馈七牢焉。

  • 先秦:左丘明

      会于向,将执戎子驹支。

    范宣子亲数诸朝。

    曰:“来,姜戎氏。

    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,乃祖吾离被苫盖,蒙荆棘,以来归我先君。

    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,与女剖分而食之。

    今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,盖言语漏泄,则职女之由。

    诘朝之事,尔无与焉!与,将执女。

    ”  对曰:“昔秦人负恃其众,贪于土地,逐我诸戎。

    惠公蠲其大德,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,毋是翦弃。

    赐我南鄙之田,狐狸所居,豺狼所嗥。

    我诸戎除翦其荆棘,驱其狐狸豺狼,以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,至于今不贰。

    昔文公与秦伐郑,秦人窃与郑盟而舍戍焉,于是乎有肴之师。

    晋御其上,戎亢其下,秦师不复,我诸戎实然。

    譬如捕鹿,晋人角之,诸戎掎之,与晋踣之,戎何以不免?自是以来,晋之百役,与我诸戎相继于时,以从执政,犹肴志也,岂敢离逷?今官之师旅,无乃实有所阙,以携诸侯,而罪我诸戎。

    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,贽币不通,言语不达,何恶之能为?不与于会,亦无瞢焉。

    ”赋《青蝇》而退。

      宣子辞焉,使即事于会,成恺悌也。

  • 先秦:左丘明

      范宣子为政,诸侯之币重,郑人病之。

      二月,郑伯如晋。

    子产寓书于子西,以告宣子,曰:“子为晋国,四邻诸侯,不闻令德而闻重币。

    侨也惑之。

    侨闻君子长国家者,非无贿之患,而无令名之难,夫诸侯之贿,聚于公室,则诸侯贰;若吾子赖之,则晋国贰。

    诸侯贰则晋国坏,晋国贰则子之家坏。

    何没没也?将焉用贿?  夫令名,德之舆也。

    德,国家之基也。

    有基无坏,无亦是务乎?有德则乐,乐则能久。

    诗云:‘乐只君子,邦家之基。

    ’有令德也夫!‘上帝临女,无贰尔心。

    ’有令名也夫!恕思以明德,则令名载而行之,是以远至迩安。

    毋宁使人谓子,子实生我,而谓子浚我以生乎?象有齿以焚其身,贿也。

    ”  宣子说,乃轻币。

  • 先秦:左丘明

     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,遂取之。

    庄公通焉。

    崔子弑之。

     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。

    其人曰:“死乎?”曰:“独吾君也乎哉,吾死也?”曰:“行乎?”曰:“吾罪也乎哉,吾亡也?”曰:“归乎?”曰:“君死,安归?君民者,岂以陵民?社稷是主。

    臣君者,岂为其口实?社稷是养。

    故君为社稷死,则死之;为社稷亡,则亡之。

    若为己死,而为己亡,非其私暱,谁敢任之?且人有君而弑之,吾焉得死之?而焉得亡之?将庸何归?”门启而入,枕尸股而哭。

    兴,三踊而出。

    人谓崔子:“必杀之。

    ”崔子曰:“民之望也,舍之得民。

  • ««
  • «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