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民歌"类型的诗

  • 五代:牛希济

    新月曲如眉,未有团圞意。

    红豆不堪看,满眼相思泪。

    终日劈桃穰,人在心儿里。

    两朵隔墙花,早晚成连理。

  • 唐代:戴叔伦

    凉月如眉挂柳湾,越中山色镜中看。

    兰溪三日桃花雨,半夜鲤鱼来上滩。

  • 唐代:皇甫松

    菡萏香连十顷陂,小姑贪戏采莲迟。

    晚来弄水船头湿,更脱红裙裹鸭儿。

    船动湖光滟滟秋,贪看年少信船流。

    无端隔水抛莲子,遥被人知半日羞。

  • 宋代:吕本中

    恨君不似江楼月,南北东西,南北东西,只有相随无别离。

    恨君却似江楼月,暂满还亏,暂满还亏,待得团圆是几时?

  • 两汉:卓文君

    春华竞芳,五色凌素,琴尚在御,而新声代故!锦水有鸳,汉宫有木,彼物而新,嗟世之人兮,瞀于淫而不悟!朱弦断,明镜缺,朝露晞,芳时歇,白头吟,伤离别,努力加餐勿念妾,锦水汤汤,与君长诀!

  • 两汉:卓文君

    皑如山上雪,皎若云间月。

    闻君有两意,故来相决绝。

    今日斗酒会,明旦沟水头。

    躞蹀御沟上,沟水东西流。

    凄凄复凄凄,嫁娶不须啼。

    愿得一心人,白头不相离。

    竹竿何袅袅,鱼尾何簁簁!男儿重意气,何用钱刀为!

  • 宋代:欧阳修

    近日门前溪水涨。

    郎船几度偷相访。

    船小难开红斗帐。

    无计向。

    合欢影里空惆怅。

    愿妾身为红菡萏。

    年年生在秋江上。

    重愿郎为花底浪。

    无隔障。

    随风逐雨长来往。

  • 唐代:刘禹锡

    白帝城头春草生,白盐山下蜀江清。

    南人上来歌一曲,北人莫上动乡情。

    山桃红花满上头,蜀江春水拍山流。

    花红易衰似郎意,水流无限似侬愁。

    江上朱楼新雨晴,瀼西春水縠文生。

    桥东桥西好杨柳,人来人去唱歌行。

    日出三竿春雾消,江头蜀客驻兰桡。

    凭寄狂夫书一纸,信在成都万里桥。

    两岸山花似雪开,家家春酒满银杯。

    昭君坊中多女伴,永安宫外踏青来。

    城西门前滟滪堆,年年波浪不能摧。

    懊恼人心不如石,少时东去复西来。

    瞿塘嘈嘈十二滩,此中道路古来难。

    长恨人心不如水,等闲平地起波澜。

    巫峡苍苍烟雨时,清猿啼在最高枝。

    个里愁人肠自断,由来不是此声悲。

    山上层层桃李花,云间烟火是人家。

    银钏金钗来负水,长刀短笠去烧畲。

  • 唐代:刘禹锡

    杨柳青青江水平,闻郎江上踏歌声。

    (踏歌声 一作:唱歌声)东边日出西边雨,道是无晴却有晴。

    (却有晴 一作:还有晴)

  • 唐代:刘禹锡

      连州城下,俯接村墟。

    偶登郡楼,适有所感,遂书其事为俚歌,以俟采诗者。

      冈头花草齐,燕子东西飞。

    田塍望如线,白水光参差。

    农妇白纻裙,农夫绿蓑衣。

    齐唱田中歌,嘤伫如竹枝。

    但闻怨响音,不辨俚语词。

    时时一大笑,此必相嘲嗤。

    水平苗漠漠,烟火生墟落。

    黄犬往复还,赤鸡鸣且啄。

    路旁谁家郎?乌帽衫袖长。

    自言上计吏,年初离帝乡。

    田夫语计吏:“君家侬定谙。

    一来长安罢,眼大不相参。

    ”计吏笑致辞:“长安真大处。

    省门高轲峨,侬入无度数。

    昨来补卫士,唯用筒竹布。

    君看二三年,我作官人去。
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