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赞美"类型的诗

  • 清代:龚自珍

    西郊落花天下奇,古人但赋伤春诗。

    西郊车马一朝尽,定庵先生沽酒来赏之。

    先生探春人不觉,先生送春人又嗤。

    呼朋亦得三四子,出城失色神皆痴。

    如钱塘潮夜澎湃,如昆阳战晨披靡;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,齐向此地倾胭脂。

    奇龙怪凤爱漂泊,琴高之鲤何反欲上天为?玉皇宫中空若洗,三十六界无一青蛾眉。

    又如先生平生之忧患,恍惚怪诞百出无穷期。

    先生读书尽三藏,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。

    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,瞑目观赏尤神驰。

    西方净国未可到,下笔绮语何漓漓!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,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。

  • 南北朝:谢道韫

    峨峨东岳高,秀极冲青天。

    岩中间虚宇,寂寞幽以玄。

    非工复非匠,云构发自然。

    器象尔何物?遂令我屡迁。

    逝将宅斯宇,可以尽天年。

  • 唐代:崔季卿

    八月长江万里晴,千帆一道带风轻。

    尽日不分天水色,洞庭南是岳阳城。

  • 唐代:贯休

    水香塘黑蒲森森,鸳鸯鸂鶒如家禽。

    前村后垄桑柘深,东邻西舍无相侵。

    蚕娘洗茧前溪渌,牧童吹笛和衣浴。

    山翁留我宿又宿,笑指西坡瓜豆熟。

  • 宋代:唐玨

    淡妆人更婵娟,晚奁净洗铅华腻。

    泠泠月色,萧萧风度,娇红敛避。

    太液池空,霓裳舞倦,不堪重记。

    叹冰魂犹在,翠舆难驻,玉簪为谁轻坠。

    别有凌空一叶,泛清寒、素波千里。

    珠房泪湿,明珰恨远,旧游梦里。

    羽扇生秋,琼楼不夜,尚遗仙意。

    奈香云易散,绡衣半脱,露凉如水。

  • 唐代:杜甫

    嘉陵江色何所似?石黛碧玉相因依。

    正怜日破浪花出,更复春从沙际归。

    巴童荡桨欹侧过,水鸡衔鱼来去飞。

    阆中胜事可肠断,阆州城南天下稀!

  • 唐代:李白

    岑公相门子,雅望归安石。

    奕世皆夔龙,中台竟三拆。

    至人达机兆,高揖九州伯。

    奈何天地间,而作隐沦客。

    贵道能全真,潜辉卧幽邻。

    探元入窅默,观化游无垠。

    光武有天下,严陵为故人。

    虽登洛阳殿,不屈巢由身。

    余亦谢明主,今称偃蹇臣。

    登高览万古,思与广成邻。

    蹈海宁受赏,还山非问津。

    西来一摇扇,共拂元规尘。

  • 先秦:佚名

    叔于田,乘乘马。

    执辔如组,两骖如舞。

    叔在薮,火烈具举。

    袒裼暴虎,献于公所。

    将叔勿狃,戒其伤女。

    叔于田,乘乘黄。

    两服上襄,两骖雁行。

    叔在薮,火烈具扬。

    叔善射忌,又良御忌。

    抑罄控忌,抑纵送忌。

    叔于田,乘乘鸨。

    两服齐首,两骖如手。

    叔在薮,火烈具阜。

    叔马慢忌,叔发罕忌,抑释掤忌,抑鬯弓忌。

  • 唐代:韩愈

     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,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,得李翰所为《张巡传》。

    翰以文章自名,为此传颇详密。

    然尚恨有阙者:不为许远立传,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。

     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,开门纳巡,位本在巡上。

    授之柄而处其下,无所疑忌,竟与巡俱守死,成功名,城陷而虏,与巡死先后异耳。

    两家子弟材智下,不能通知二父志,以为巡死而远就虏,疑畏死而辞服于贼。

    远诚畏死,何苦守尺寸之地,食其所爱之肉,以与贼抗而不降乎?当其围守时,外无蚍蜉蚁子之援,所欲忠者,国与主耳,而贼语以国亡主灭。

    远见救援不至,而贼来益众,必以其言为信;外无待而犹死守,人相食且尽,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所矣。

    远之不畏死亦明矣!乌有城坏其徒俱死,独蒙愧耻求活?虽至愚者不忍为,呜呼!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?  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,城之陷,自远所分始。

    以此诟远,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。

    人之将死,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;引绳而绝之,其绝必有处。

    观者见其然,从而尤之,其亦不达于理矣!小人之好议论,不乐成人之美,如是哉!如巡、远之所成就,如此卓卓,犹不得免,其他则又何说!   当二公之初守也,宁能知人之卒不救,弃城而逆遁?苟此不能守,虽避之他处何益?及其无救而且穷也,将其创残饿羸之余,虽欲去,必不达。

    二公之贤,其讲之精矣!守一城,捍天下,以千百就尽之卒,战百万日滋之师,蔽遮江淮,沮遏其势,天下之不亡,其谁之功也!当是时,弃城而图存者,不可一二数;擅强兵坐而观者,相环也。

    不追议此,而责二公以死守,亦见其自比于逆乱,设淫辞而助之攻也。

     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,屡道于两府间,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。

    其老人往往说巡、远时事云: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,贺兰嫉巡、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,不肯出师救;爱霁云之勇且壮,不听其语,强留之,具食与乐,延霁云坐。

    霁云慷慨语曰:“云来时,睢阳之人,不食月余日矣!云虽欲独食,义不忍;虽食,且不下咽!”因拔所佩刀,断一指,血淋漓,以示贺兰。

    一座大惊,皆感激为云泣下。

   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,即驰去;将出城,抽矢射佛寺浮图,矢着其上砖半箭,曰:“吾归破贼,必灭贺兰!此矢所以志也。

    ”愈贞元中过泗州,船上人犹指以相语。

    城陷,贼以刃胁降巡,巡不屈,即牵去,将斩之;又降霁云,云未应。

    巡呼云曰:“南八,男儿死耳,不可为不义屈!”云笑曰:“欲将以有为也;公有言,云敢不死!”即不屈。

      张籍曰:“有于嵩者,少依于巡;及巡起事,嵩常在围中。

    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,嵩时年六十余矣。

    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,好学无所不读。

    籍时尚小,粗问巡、远事,不能细也。

    云:巡长七尺余,须髯若神。

    尝见嵩读《汉书》,谓嵩曰:“何为久读此?“嵩曰:“未熟也。

    “巡曰:“吾于书读不过三遍,终身不忘也。

    “因诵嵩所读书,尽卷不错一字。

    嵩惊,以为巡偶熟此卷,因乱抽他帙以试,无不尽然。

    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,巡应口诵无疑。

    嵩从巡久,亦不见巡常读书也。

    为文章,操纸笔立书,未尝起草。

    初守睢阳时,士卒仅万人,城中居人户,亦且数万,巡因一见问姓名,其后无不识者。

    巡怒,须髯辄张。

    及城陷,贼缚巡等数十人坐,且将戮。

    巡起旋,其众见巡起,或起或泣。

    巡曰:“汝勿怖!死,命也。

    “众泣不能仰视。

    巡就戮时,颜色不乱,阳阳如平常。

    远宽厚长者,貌如其心;与巡同年生,月日后于巡,呼巡为兄,死时年四十九。

    ”嵩贞元初死于亳宋间。

    或传嵩有田在亳宋间,武人夺而有之,嵩将诣州讼理,为所杀。

    嵩无子。

    张籍云。

  • 唐代:李白

    元丹丘,爱神仙,朝饮颍川之清流,暮还嵩岑之紫烟,三十六峰长周旋。

    长周旋,蹑星虹,身骑飞龙耳生风,横河跨海与天通,我知尔游心无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