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赞美"类型的诗

  • 宋代:晏几道

    哀筝一弄湘江曲,声声写尽湘波绿。

    纤指十三弦,细将幽恨传。

    当筵秋水慢,玉柱斜飞雁。

    弹到断肠时,春山眉黛低。

  • 宋代:晏几道

    长爱碧阑干影,芙蓉秋水开时。

    脸红凝露学娇啼。

    霞觞熏冷艳,云髻袅纤枝。

    烟雨依前时候,霜丛如旧芳菲。

    与谁同醉采香归。

    去年花下客,今似蝶分飞。

  • 宋代:晏几道

    千花百草。

    送得春归了。

    拾蕊人稀红渐少。

    叶底杏青梅小。

    小琼闲抱琵琶。

    雪香微透轻纱。

    正好一枝娇艳,当筵独占韶华。

  • 元代:元好问

    江山残照,落落舒清眺。

    涧壑风来号万窍,尽入长松悲啸。

    井蛙瀚海云涛,醯鸡日远天高。

    醉眼千峰顶上,世间多少秋毫!

  • 两汉:司马迁

      廉颇者,赵之良将也。

    赵惠文王十六年,廉颇为赵将,伐齐,大破之,取阳晋,拜为上卿,以勇气闻于诸侯。

    蔺相如者,赵人也,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。

      赵惠文王时,得楚和氏璧。

    秦昭王闻之,使人遗赵王书,愿以十五城请易璧。

   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:欲予秦,秦城恐不可得,徒见欺;欲勿予,即患秦兵之来。

    计未定,求人可使报秦者,未得。

    宦者令缪贤曰:“臣舍人蔺相如可使。

    ”王问:“何以知之?”对曰:“臣尝有罪,窃计欲亡走燕,臣舍人相如止臣,曰:‘君何以知燕王?’臣语曰:‘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,燕王私握臣手,曰“愿结友”。

    以此知之,故欲往。

    ’相如谓臣曰:‘夫赵强而燕弱,而君幸于赵王,故燕王欲结于君。

    今君乃亡赵走燕,燕畏赵,其势必不敢留君,而束君归赵矣。

   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,则幸得脱矣。

    ’臣从其计,大王亦幸赦臣。

   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,有智谋,宜可使。

    ”于是王召见,问蔺相如曰:“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,可予不?”相如曰:“秦强而赵弱,不可不许。

    ”王曰:“取吾璧,不予我城,奈何?”相如曰:“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,曲在赵。

   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,曲在秦。

    均之二策,宁许以负秦曲。

    ”王曰:“谁可使者?”相如曰:“王必无人,臣愿奉璧往使。

    城入赵而璧留秦;城不入,臣请完璧归赵。

    ”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。

     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,相如奉璧奏秦王。

    秦王大喜,传以示美人及左右,左右皆呼万岁。

   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,乃前曰:“璧有瑕,请指示王。

    ”王授璧,相如因持璧却立,倚柱,怒发上冲冠,谓秦王曰:“大王欲得璧,使人发书至赵王,赵王悉召群臣议,皆曰‘秦贪,负其强,以空言求璧,偿城恐不可得’。

    议不欲予秦璧。

   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,况大国乎!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,不可。

   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,使臣奉璧,拜送书于庭。

    何者?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。

    今臣至,大王见臣列观,礼节甚倨;得璧,传之美人,以戏弄臣。

   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,故臣复取璧。

    大王必欲急臣,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!”相如持其璧睨柱,欲以击柱。

    秦王恐其破璧,乃辞谢固请,召有司案图,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。

   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,实不可得,乃谓秦王曰:“和氏璧,天下所共传宝也,赵王恐,不敢不献。

    赵王送璧时,斋戒五日,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,设九宾于廷,臣乃敢上璧。

    ”秦王度之,终不可强夺,遂许斋五日,舍相如广成传。

    相如度秦王虽斋,决负约不偿城,乃使其从者衣褐,怀其璧,从径道亡,归璧于赵。

      秦王斋五日后,乃设九宾礼于廷,引赵使者蔺相如。

    相如至,谓秦王曰:“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,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。

  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,故令人持璧归,间至赵矣。

    且秦强而赵弱,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,赵立奉璧来。

   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,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?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,臣请就汤镬,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。

    ”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。

   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,秦王因曰:“今杀相如,终不能得璧也,而绝秦赵之欢,不如因而厚遇之,使归赵,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!”卒廷见相如,毕礼而归之。

      相如既归,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,拜相如为上大夫。

    秦亦不以城予赵,赵亦终不予秦璧。

      其后秦伐赵,拔石城。

    明年,复攻赵,杀二万人。

     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,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。

    赵王畏秦,欲毋行。

    廉颇、蔺相如计曰:“王不行,示赵弱且怯也。

    ”赵王遂行,相如从。

    廉颇送至境,与王诀曰:“王行,度道里会遇之礼毕,还,不过三十日。

    三十日不还,则请立太子为王,以绝秦望。

    ”王许之,遂与秦王会渑池。

    秦王饮酒酣,曰:“寡人窃闻赵王好音,请奏瑟。

    ”赵王鼓瑟。

    秦御史前书曰“某年月日,秦王与赵王会饮,令赵王鼓瑟”。

    蔺相如前曰:“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,请奏盆缻秦王,以相娱乐。

    ”秦王怒,不许。

    于是相如前进缻,因跪请秦王。

    秦王不肯击缻。

    相如曰:“五步之内,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!”左右欲刃相如,相如张目叱之,左右皆靡。

    于是秦王不怿,为一击缻。

   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“某年月日,秦王为赵王击缻”。

    秦之群臣曰:“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。

    ”蔺相如亦曰:“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。

    ”秦王竟酒,终不能加胜于赵。

   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,秦不敢动。

      既罢归国,以相如功大,拜为上卿,位在廉颇之右。

    廉颇曰:“我为赵将,有攻城野战之大功,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,而位居我上,且相如素贱人,吾羞,不忍为之下。

    ”宣言曰:“我见相如,必辱之。

    ”相如闻,不肯与会。

    相如每朝时,常称病,不欲与廉颇争列。

    已而相如出,望见廉颇,相如引车避匿。

   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:“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,徒慕君之高义也。

    今君与廉颇同列,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,恐惧殊甚,且庸人尚羞之,况于将相乎!臣等不肖,请辞去。

    ”蔺相如固止之,曰:“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?”曰:“不若也。

    ”相如曰:“夫以秦王之威,而相如廷叱之,辱其群臣,相如虽驽,独畏廉将军哉?顾吾念之,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,徒以吾两人在也。

    今两虎共斗,其势不俱生。

    吾所以为此者,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。

    ”廉颇闻之,肉袒负荆,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。

    曰:“鄙贱之人,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。

    ”卒相与欢,为刎颈之交。

  • 宋代:文天祥

    为子死孝,为臣死忠,死又何妨。

    自光岳气分,士无全节;君臣义缺,谁负刚肠。

    骂贼睢阳,爱君许远,留取声名万古香。

    后来者,无二公之操,百炼之钢。

    人生翕歘云亡。

    好烈烈轰轰做一场。

    使当时卖国,甘心降虏,受人唾骂,安得流芳。

    古庙幽沉,仪容俨雅,枯木寒鸦几夕阳。

    邮亭下,有奸雄过此,仔细思量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几共查梨到雪霜,一经题品便生光,木奴何处避雌黄。

    北客有来初未识,南金无价喜新尝,含滋嚼句齿牙香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钱塘风景古来奇,太守例能诗。

    先驱负弩何在,心已誓江西。

    花尽后,叶飞时。

    雨凄凄。

    若为情绪,更问新官,向旧官啼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朝曦迎客艳重冈,晚雨留人入醉乡。

    此意自佳君不会,一杯当属水仙王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谁道东阳都瘦损,凝然点漆精神。

    瑶林终自隔风尘。

    试看披鹤氅,仍是谪仙人。

    省可清言挥玉尘,真须保器全真。

    风流何似道家纯。

    不应同蜀客,惟爱卓文君。

  • ««
  • «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  •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