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愤懑"类型的诗

  • 两汉:扬雄

      哀帝时,丁傅董贤用事,诸附离之者,悢莉至二千石。

    时雄方草创太玄,有以自守,渭如也。

    人有嘲雄以玄之尚白,雄解之,号曰解嘲。

    其辞曰:  客嘲扬子曰:“吾闻上世之士,人纲人纪,不生则已,生必上尊人君,下荣父母,析人之圭,儋人之爵,怀人之符,分人之禄,纡毂拖紫,朱丹其毂。

    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,处不讳之朝,与群贤同行,历金门,上玉堂有日矣,曾不能画一奇,出一策,上说人主,下谈公卿。

    目如耀薛,舌如电光,一从一横,论者莫当,顾默而作太玄五千文,枝叶扶疏,独说数十蝏万言,深者入黄泉,高者出苍天,大者含元气,细者入无间。

    然而位不过侍郎,擢才给事黄门。

    笱者玄得无尚白乎?何为官之拓落也?”  扬子笑而应之曰:“客徒朱丹吾毂,不知一跌将赤吾之族也。

    往昔周网解结,群鹿争逸,离为十二,合为六七,四分五剖,并为战国。

    士无常君,国无定臣,得士者富,失士者萝,矫翼毁翮,恣笱所存,故士或自盛以橐,或凿坏以捩。

    是故邹衍以颉颃而取世资;孟轲虽连蹇犹为万乘赐。

      “今大汉左东海,右渠搜,前番禺,后椒涂。

    东南一尉,西北一候。

    徽以纠墨,制以钻呋,散以礼乐,风以诗书,旷以岁月,结以倚庐。

    天下之士,雷动云合,鱼鳞杂袭,咸营于八区。

    莉莉自以为桡契,人人自以为皋陶。

    戴縰垂缨,而谈者皆拟于阿衡;五尺童子,羞比晏婴与夷吾。

    当涂者升毂云,失路者委沟渠。

    旦握权则为卿相,夕失势则为匹夫。

    譬若江湖之崖,渤澥之隐,乘雁集不为之多,双凫飞不为之少。

    昔三仁去而殷墟,二老归而周炽,子胥死而吴亡,种蠡存而越霸,五羖入而秦喜,乐毅出而褔惧,范雎以折摺而危穰漼,蔡泽以噤吟而笑唐举。

    故当其有事也,非萧曹子房平谾樊霍则不能安,当其无事也,章句之徒相与坐而守之,亦无所淩。

    故世乱则圣哲驰骛而不足;世治则庸夫高枕而有蝏。

      “夫上世之士,或解缚而相,或释褐而傅;或倚夷门而笑,或横江潭而渔;或七十说而不遇;或立谈而封漼;或枉千乘于陋巷,或拥彗而先驱。

    是以士颇得怴其舌而奋其笔,窒隙蹈瑕而无所诎也。

    当今县令不请士,郡守不迎赐,群卿不揖客,将相不俛眉;言奇者见疑,行殊者得辟。

    是以欲谈者卷舌而同声,欲步者拟足而投迹。

    向使上世之士,处乎今世,策非甲科,行非孝廉,举非方正,独可抗疏,时道是非,高得待诏,下触闻饼,又安得毂紫?  “且吾闻之,炎炎者灭,隆隆者绝;观雷观火,为盈为实;天收其声,地藏其热。

    高明之莉,鬼瞰其室。

    攫拏者亡,默默者存;位极者高危,自守者身全。

    是故知玄知默,守道之极;爰清爰诼,游神之庭;惟聒惟坯,守膣之宅。

    世异事变,人道不殊,彼我易时,未知何如。

    今子乃以鴙枭而笑凤皇,执蝘蜓而嘲荍庄,不亦病乎!子之笑我玄之尚白,吾亦笑子病甚不遇俞跗与扁鹊也,悲夫!”  客曰:“然则靡玄无所成名乎?范蔡以下,何必玄哉?”  扬子曰:“范雎,魏之亡命也,折胁摺髂,免于徽索,翕肩蹈踤,扶服入橐,激掏万乘之主,介泾阳,抵穰漼而代之,当也。

    蔡泽,山东之匹夫也,顩秠折頞,涕唾流沫,西揖强秦之相,搤其咽而亢其气,輡其踤而夺其位,时也。

    天下已定,金革已平,都于洛阳,娄敬委辂脱挽,掉三寸之舌,建不拔之策,举中国徙之长安,哿也。

    五帝垂典,三王传礼,百世不易,叔孙通悢于恞鼓之间,解甲投戈,遂作君臣之仪,得也。

    吕刑靡敝,秦法酷烈,圣汉权制,而萧何造律,宜也。

    故有造萧何之律于唐虞之世,则蜎矣。

    有作叔孙通仪于夏殷之时,则惑矣;有建娄敬之策于成周之世,则乖矣;有谈范蔡之说于金张许史之间,则狂矣。

    夫萧规曹随,吨漼画策,陈平出奇,功若泰山,响若坻颓,虽其人之砱智哉,亦会其时之可为也。

    故为可为于可为之时,则从;为不可为于不可为之时,则凶。

    若夫蔺生收功于章台,四皓采荣于南山,公孙创虰于金马,骠骑发迹于祁连,司马长卿窃赀于卓氏,东方朔割炙于细君。

    仆诚不能与此数子并,故默然独守吾太玄。

  • 魏晋:左思

    弱冠弄柔翰,卓荦观群书。

    著论准《过秦》,作赋拟《子虚》。

    边城苦鸣镝,羽檄飞京都。

    虽非甲胄士,畴昔览《穰苴》。

    长啸激清风,志若无东吴。

    铅刀贵一割,梦想骋良图。

    左眄澄江湘,右盼定羌胡。

    功成不受爵,长揖归田庐。

  • 清代:蒲松龄

      宣德间,宫中尚促织之戏,岁征民间。

    此物故非西产;有华阴令欲媚上官,以一头进,试使斗而才,因责常供。

    令以责之里正。

   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,昂其直,居为奇货。

    里胥猾黠,假此科敛丁口,每责一头,辄倾数家之产。

      邑有成名者,操童子业,久不售。

    为人迂讷,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,百计营谋不能脱。

    不终岁,薄产累尽。

    会征促织,成不敢敛户口,而又无所赔偿,忧闷欲死。

    妻曰:“死何裨益?不如自行搜觅,冀有万一之得。

    ”成然之。

    早出暮归,提竹筒丝笼,于败堵丛草处,探石发穴,靡计不施,迄无济。

    即捕得三两头,又劣弱不中于款。

    宰严限追比,旬余,杖至百,两股间脓血流离,并虫亦不能行捉矣。

    转侧床头,惟思自尽。

     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,能以神卜。

    成妻具资诣问。

    见红女白婆,填塞门户。

    入其舍,则密室垂帘,帘外设香几。

    问者爇香于鼎,再拜。

    巫从旁望空代祝,唇吻翕辟,不知何词。

    各各竦立以听。

    少间,帘内掷一纸出,即道人意中事,无毫发爽。

    成妻纳钱案上,焚拜如前人。

    食顷,帘动,片纸抛落。

    拾视之,非字而画:中绘殿阁,类兰若;后小山下,怪石乱卧,针针丛棘,青麻头伏焉;旁一蟆,若将跃舞。

    展玩不可晓。

    然睹促织,隐中胸怀。

    折藏之,归以示成。

      成反复自念,得无教我猎虫所耶?细瞻景状,与村东大佛阁逼似。

    乃强起扶杖,执图诣寺后,有古陵蔚起。

    循陵而走,见蹲石鳞鳞,俨然类画。

    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,似寻针芥。

    而心目耳力俱穷,绝无踪响。

    冥搜未已,一癞头蟆猝然跃去。

    成益愕,急逐趁之,蟆入草间。

    蹑迹披求,见有虫伏棘根。

    遽扑之,入石穴中。

    掭以尖草,不出;以筒水灌之,始出,状极俊健。

    逐而得之。

    审视,巨身修尾,青项金翅。

    大喜,笼归,举家庆贺,虽连城拱璧不啻也。

    上于盆而养之,蟹白栗黄,备极护爱,留待限期,以塞官责。

      成有子九岁,窥父不在,窃发盆。

    虫跃掷径出,迅不可捉。

    及扑入手,已股落腹裂,斯须就毙。

    儿惧,啼告母。

    母闻之,面色灰死,大惊曰:“业根,死期至矣!而翁归,自与汝复算耳!”儿涕而去。

      未几,成归,闻妻言,如被冰雪。

    怒索儿,儿渺然不知所往。

    既而得其尸于井,因而化怒为悲,抢呼欲绝。

    夫妻向隅,茅舍无烟,相对默然,不复聊赖。

    日将暮,取儿藁葬。

    近抚之,气息惙然。

    喜置榻上,半夜复苏。

    夫妻心稍慰,但儿神气痴木,奄奄思睡。

    成顾蟋蟀笼虚,则气断声吞,亦不复以儿为念,自昏达曙,目不交睫。

    东曦既驾,僵卧长愁。

    忽闻门外虫鸣,惊起觇视,虫宛然尚在。

    喜而捕之,一鸣辄跃去,行且速。

    覆之以掌,虚若无物;手裁举,则又超忽而跃。

    急趋之,折过墙隅,迷其所在。

    徘徊四顾,见虫伏壁上。

    审谛之,短小,黑赤色,顿非前物。

    成以其小,劣之。

    惟彷徨瞻顾,寻所逐者。

    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,视之,形若土狗,梅花翅,方首,长胫,意似良。

    喜而收之。

    将献公堂,惴惴恐不当意,思试之斗以觇之。

      村中少年好事者,驯养一虫,自名“蟹壳青”,日与子弟角,无不胜。

    欲居之以为利,而高其直,亦无售者。

    径造庐访成,视成所蓄,掩口胡卢而笑。

    因出己虫,纳比笼中。

    成视之,庞然修伟,自增惭怍,不敢与较。

    少年固强之。

   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,不如拼博一笑,因合纳斗盆。

    小虫伏不动,蠢若木鸡。

    少年又大笑。

    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,仍不动。

    少年又笑。

    屡撩之,虫暴怒,直奔,遂相腾击,振奋作声。

    俄见小虫跃起,张尾伸须,直龁敌领。

    少年大骇,急解令休止。

    虫翘然矜鸣,似报主知。

    成大喜。

    方共瞻玩,一鸡瞥来,径进以啄。

    成骇立愕呼,幸啄不中,虫跃去尺有咫。

    鸡健进,逐逼之,虫已在爪下矣。

    成仓猝莫知所救,顿足失色。

    旋见鸡伸颈摆扑,临视,则虫集冠上,力叮不释。

    成益惊喜,掇置笼中。

      翼日进宰,宰见其小,怒呵成。

    成述其异,宰不信。

    试与他虫斗,虫尽靡。

    又试之鸡,果如成言。

    乃赏成,献诸抚军。

    抚军大悦,以金笼进上,细疏其能。

    既入宫中,举天下所贡蝴蝶、螳螂、油利挞、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,莫出其右者。

    每闻琴瑟之声,则应节而舞。

    益奇之。

    上大嘉悦,诏赐抚臣名马衣缎。

    抚军不忘所自,无何,宰以卓异闻。

    宰悦,免成役。

    又嘱学使俾入邑庠。

    后岁余,成子精神复旧,自言身化促织,轻捷善斗,今始苏耳。

    抚军亦厚赉成。

    不数年,田百顷,楼阁万椽,牛羊蹄躈各千计;一出门,裘马过世家焉。

      异史氏曰:“天子偶用一物,未必不过此已忘;而奉行者即为定例。

    加以官贪吏虐,民日贴妇卖儿,更无休止。

    故天子一跬步,皆关民命,不可忽也。

   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,以促织富,裘马扬扬。

    当其为里正,受扑责时,岂意其至此哉!天将以酬长厚者,遂使抚臣、令尹,并受促织恩荫。

    闻之:一人飞升,仙及鸡犬。

    信夫!”

  • 唐代:鱼玄机

    云峰满目放春晴,历历银钩指下生。

    自恨罗衣掩诗句,举头空羡榜中名。

  • 元代:张可久

    小楼还被青山碍,隔断楚天遥。

    昨宵入梦,那人如玉,何处吹箫?门前朝暮,无情秋月,有信春潮。

    看看憔悴,飞花心事,残柳眉梢。

  • 清代:曹雪芹

    世人都晓神仙好,惟有功名忘不了!古今将相在何方?荒冢一堆草没了,世人都晓神仙好,只有金银忘不了!终朝只恨聚无多,及到多时眼闭了,世人都晓神仙好,只有姣妻忘不了!君生日日说恩情,君死又随人去了,世人都晓神仙好,只有儿孙忘不了!痴心父母古来多,孝顺儿孙谁见了?

  • 唐代:吴融

    四郊飞雪暗云端,唯此宫中落旋干。

    绿树碧檐相掩映,无人知道外边寒。

    长生秘殿倚青苍,拟敌金庭不死乡。

    无奈逝川东去急,秦陵松柏满残阳。

  • 宋代:张炎

    爱吾庐、傍湖千顷,苍茫一片清润。

    晴岚暖翠融融处,花影倒窥天镜。

    沙浦迥。

    看野水涵波,隔柳横孤艇。

    眠鸥未醒。

    甚占得莼乡,都无人见,斜照起春暝。

    还重省。

    岂料山中秦晋,桃源今度难认。

    林间即是长生路,一笑原非捷径。

    深更静。

    待散发吹箫,跨鹤天风冷。

    凭高露饮。

    正碧落尘空,光摇半壁,月在万松顶。

  • 唐代:陈子昂

    宝剑千金买,平生未许人。

    怀君万里别,持赠结交亲。

    孤松宜晚岁,众木爱芳春。

    已矣将何道,无令白发新。

  • 唐代:高适

    策马自沙漠,长驱登塞垣。

    边城何萧条,白日黄云昏。

    一到征战处,每愁胡虏翻。

    岂无安边书,诸将已承恩。

    惆怅孙吴事,归来独闭门。

  • ««
  • «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  •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