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友人"类型的诗

  • 宋代:欧阳修

    寒鸡号荒林,山壁月倒挂。

    披衣起视夜,揽辔念行迈。

    我来夏云初,素节今已届。

    高河泻长空,势落九州外。

    微风动凉襟,晓气清余睡。

    缅怀京师友,文酒邈高会。

    其间苏与梅,二子可畏爱。

    篇章富纵横,声价相磨盖。

    子美气尤雄,万窍号一噫。

    有时肆颠狂,醉墨洒滂沛。

    譬如千里马,已发不可杀。

    盈前尽珠玑,一一难柬汰。

    梅翁事清切,石齿漱寒濑。

    作诗三十年,视我犹后辈。

    文词愈清新,心意虽老大。

    譬如妖韶女,老自有余态。

    近诗尤古硬,咀嚼苦难嘬。

    初如食橄榄,真味久愈在。

    苏豪以气轹,举世徒惊骇。

    梅穷独我知,古货今难卖。

    二子双凤凰,百鸟之嘉瑞。

    云烟一翱翔,羽翮一摧铩。

    安得相从游,终日鸣哕哕。

    问胡苦思之,对酒把新蟹。

  • 宋代:欧阳修

    满眼东风飞絮。

    催行色、短亭春暮。

    落花流水草连云,看看是、断肠南浦。

    檀板未终人去去。

    扁舟在、绿杨深处。

    手把金樽难为别,更那听、乱莺疏雨。

  • 唐代:柳宗元

    废逐人所弃,遂为鬼神欺。

    才难不其然,卒与大患期。

    凌人古受氏,吴世夸雄姿。

    寂寞富春水,英气方在斯。

    六学成一贯,精义穷发挥。

    著书逾十年,幽赜靡不推。

    天庭掞高文,万字若波驰。

    记室征两府,宏谋耀其奇。

    车酋轩下东越,列郡苏疲羸。

    宛宛凌江羽,来栖翰林枝。

    孝文留弓剑,中外方危疑。

    抗声促遗诏,定命由陈辞。

    徒隶肃曹官,征赋参有司。

    出守乌江浒,左迁湟水湄。

    高堂倾故国,葬祭限囚羁。

    仲叔继幽沦,狂叫唯童儿。

    一门即无主,焉用徒生为!举声但呼天,孰知神者谁?泣尽目无见,肾伤足不持。

    溘死委炎荒,臧获守灵帷。

    平生负国谴,骇骨非敢私。

    盖棺未塞责,孤旐凝寒颸。

    念昔始相遇,腑肠为君知。

    进身齐选择,失路同瑕疵。

    本期济仁义,合为众所嗤。

    灭身竟不试,世义安可支!恬死百忧尽,苟生万虑滋。

    顾余九逝魂,与子各何之?我歌诚自恸,非独为君悲!

  • 唐代:柳宗元

    理世固轻士,弃捐湘之湄。

    阳光竟四溟,敲石安所施。

    铩羽集枯干,低昂互鸣悲。

    朔云吐风寒,寂历穷秋时。

    君子尚容与,小人守兢危。

    惨凄日相视,离忧坐自滋。

    樽酒聊可酌,放歌谅徒为。

    惜无协律者,窈眇弦吾诗。

  • 唐代:柳宗元

      得杨八书,知足下遇火灾,家无余储。

    仆始闻而骇,中而疑,终乃大喜。

    盖将吊而更以贺也。

    道远言略,犹未能究知其状,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,乃吾所以尤贺者也。

      足下勤奉养,乐朝夕,惟恬安无事是望也。

    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,以震骇左右,而脂膏滫瀡之具,或以不给,吾是以始而骇也。

    凡人之言皆曰,盈虚倚伏,去来之不可常。

    或将大有为也,乃始厄困震悸,于是有水火之孽,有群小之愠。

    劳苦变动,而后能光明,古之人皆然。

    斯道辽阔诞漫,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,是故中而疑也。

      以足下读古人书,为文章,善小学,其为多能若是,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,以取显贵者,盖无他焉。

    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,士之好廉名者,皆畏忌,不敢道足下之善,独自得之心,蓄之衔忍,而不能出诸口。

    以公道之难明,而世之多嫌也。

    一出口,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。

    仆自贞元十五年,见足下之文章,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。

    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,非特负足下也。

    及为御史尚书郎,自以幸为天子近臣,得奋其舌,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。

    然时称道于行列,犹有顾视而窃笑者。

    仆良恨修己之不亮,素誉之不立,而为世嫌之所加,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。

    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,凡众之疑虑,举为灰埃。

    黔其庐,赭其垣,以示其无有。

    而足下之才能,乃可以显白而不污,其实出矣。

    是祝融、回禄之相吾子也。

    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,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。

    宥而彰之,使夫蓄于心者,咸得开其喙;发策决科者,授子而不栗。

    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,其可得乎?于兹吾有望于子,是以终乃大喜也。

      古者列国有灾,同位者皆相吊。

    许不吊灾,君子恶之。

    今吾之所陈若是,有以异乎古,故将吊而更以贺也。

    颜、曾之养,其为乐也大矣,又何阙焉?  足下前章要仆文章古书,极不忘,候得数十篇乃并往耳。

    吴二十一武陵来,言足下为《醉赋》及《对问》,大善,可寄一本。

    仆近亦好作文,与在京城时颇异,思与足下辈言之,桎梏甚固,未可得也。

    因人南来,致书访死生。

    不悉。

    宗元白。

  • 唐代:柳宗元

    破额山前碧玉流,骚人遥驻木兰舟。

    春风无限潇湘意,欲采蘋花不自由。

    (蘋花 一作:苹花)

  • 唐代:孟浩然

    昔登江上黄鹤楼,遥爱江中鹦鹉洲。

    洲势逶迤绕碧流,鸳鸯鸂鶒满滩头。

    滩头日落沙碛长,金沙熠熠动飙光。

    舟人牵锦缆,浣女结罗裳。

    月明全见芦花白,风起遥闻杜若香。

    君行采采莫相忘。

  • 魏晋:陶渊明

    三复来贶,欲罢不能。

    自尔邻曲,冬春再交,欵然良对,忽成旧游。

    俗谚云:“数面成亲旧。

    ”况情过此者乎?人事好乖,便当语离,杨公所叹,岂惟常悲?吾抱疾多年,不复为文;本既不丰,复老病继之。

    辄依《周礼》往复之义。

    且为别后相思之资。

    相知何必旧,倾盖定前言。

    有客赏我趣,每每顾林园。

    谈谐无俗调,所说圣人篇。

    或有数斗酒,闲饮自欢然。

    我实幽居士,无复东西缘;物新人惟旧,弱毫多所宣。

    情通万里外,形迹滞江山;君其爱体素,来会在何年!

  • 魏晋:陶渊明

    故人赏我趣,挈壶相与至。

    班荆坐松下,数斟已复醉。

    父老杂乱言,觞酌失行次。

    不觉知有我,安知物为贵。

    悠悠迷所留,酒中有深味。

  • 魏晋:陶渊明

    殷先作晋安南府长史掾,因居浔阳,后作太尉参军,移家东下。

    作此以赠。

    游好非少长,一遇尽殷勤。

    信宿酬清话,益复知为亲。

    去岁家南里,薄作少时邻。

    负杖肆游从,淹留忘宵晨。

    语默自殊势,亦知当乖分。

    未谓事已及,兴言在兹春。

    飘飘西来风,悠悠东去云。

    山川千里外,言笑难为因。

    良才不隐世,江湖多贱贫。

    脱有经过便,念来存故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