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夜晚"类型的诗

  • 宋代:姜夔

    长溪杨声伯典长沙楫棹,居濒湘江,窗间所见,如燕公、郭熙画图,卧起幽适。

    丙午七月既望,声伯约予与赵景鲁、景望、萧和父、裕父、时父、恭父,大舟浮湘,放乎中流,山水空寒,烟月交映,凄然其为秋也。

    坐客皆小冠綀服,或弹琴,或浩歌,或自酌,或援笔搜句。

    予度此曲,即念奴娇之鬲指声也,于双调中吹之。

    鬲指亦谓之“过腔”,见晁无咎集。

    凡能吹竹者,便能过腔也。

    五湖旧约,问经年底事,长负清景?暝入西山,渐唤我,一叶夷犹乘兴。

    倦网都收,归禽时度,月上汀洲冷。

    中流容与,画桡不点清镜。

    谁解唤起湘灵,烟鬟雾鬓,理哀弦鸿阵。

    玉麈谈玄,叹坐客、多少风流名胜。

    暗柳萧萧,飞星冉冉,夜久知秋信。

    鲈鱼应好,旧家乐事谁省。

  • 宋代:叶梦得

    新月挂林梢,暗水鸣枯沼。

    时见疏星落画檐,几点流萤小。

    归意已无多,故作连环绕。

    欲寄新声问采菱,水阔烟波渺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今夜雨。

    断送一年残暑。

    坐听潮声来别浦。

    明朝何处去。

    孤负金尊绿醑。

    来岁今宵圆否。

    酒醒梦回愁几许。

    夜阑还独语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倦枕厌长夜,小窗终未明。

    孤村一犬吠,残月几人行。

    衰鬓久已白,旅怀空自清。

    荒园有络纬,虚织竟何成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秋帷里。

    长漏伴人无寐。

    低玉枕凉轻绣被。

    一番秋气味。

    晓色又侵窗纸。

    窗外鸡声初起。

    声断几声还到耳。

    已明声未已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湿云不动溪桥冷。

    嫩寒初透东风影。

    桥下水声长。

    一枝和月香。

    人怜花似旧。

    花比人应瘦。

    莫凭小栏干。

    夜深花正寒。

  • 唐代:罗隐

    冷烟轻澹傍衰丛,此夕秦淮驻断蓬。

    栖雁远惊沽酒火,乱鸦高避落帆风。

    地销王气波声急,山带秋阴树影空。

    六代精灵人不见,思量应在月明中。

  • 唐代:李白

    三山怀谢脁,水澹望长安。

    芜没河阳县,秋江正北看。

    卢龙霜气冷,鳷鹊月光寒。

    耿耿忆琼树,天涯寄一欢。

  • 唐代:寒山

    众星罗列夜明深,岩点孤灯月未沉。

    圆满光华不磨莹,挂在青天是我心。

  • 唐代:王维

    冬宵寒且永,夜漏宫中发。

    草白霭繁霜,木衰澄清月。

    丽服映颓颜,朱灯照华发。

    汉家方尚少,顾影惭朝谒。
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