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地名"类型的诗

  • 宋代:李清照

    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

    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。

  • 唐代:栖一

    缅想咸阳事可嗟,楚歌哀怨思无涯。

    八千子弟归何处?万里鸿沟属汉家。

    弓断阵前争日月,血流垓下定龙蛇。

    拔山力尽乌江水,今古悠悠空浪花。

  • 清代:曹雪芹

    铜铸金镛振纪纲,声传海外播戎羌。

    马援自是功劳大,铁笛无烦说子房。

  • 唐代:李贺

    男儿何不带吴钩,收取关山五十州。

    请君暂上凌烟阁,若个书生万户侯?

  • 宋代:黄庭坚

    藉甚宣城郡,风流数贡毛。

    霜林收鸭脚,春网荐琴高。

    共理须良守,今年辍省曹。

    平生割鸡手,聊试发硎刀。

    试说宣城郡,停杯且细听。

    晚楼明宛水,春骑簇昭亭。

    稏丰圩户,桁杨卧讼庭。

    谢公歌舞处,时对换鹅经。

  • 宋代:黄庭坚

    对朝云叆叇,暮雨霏微,乱峰相倚。

    巫峡高唐,锁楚宫朱翠。

    画戟移春,靓妆迎马,向一川都会。

    万里投荒,一身吊影,成何欢意。

    尽道黔南,去天尺五,望极神州,万重烟水。

    樽酒公堂,有中朝佳士。

    荔颊红深,麝脐香满,醉舞裀歌袂。

    杜宇声声,催人到晓,不如归是。

  • 清代:袁枚

      余年来观瀑屡矣,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,则飞泉一亭为之也。

      凡人之情,其目悦,其体不适,势不能久留。

    天台之瀑,离寺百步,雁宕瀑旁无寺。

    他若匡庐,若罗浮,若青田之石门,瀑未尝不奇,而游者皆暴日中,踞危崖,不得从容以观,如倾盖交,虽欢易别。

      惟粤东峡山,高不过里许,而磴级纡曲,古松张覆,骄阳不炙。

    过石桥,有三奇树鼎足立,忽至半空,凝结为一。

    凡树皆根合而枝分,此独根分而枝合,奇已。

      登山大半,飞瀑雷震,从空而下。

    瀑旁有室,即飞泉亭也。

    纵横丈馀,八窗明净,闭窗瀑闻,开窗瀑至。

    人可坐可卧,可箕踞,可偃仰,可放笔研,可瀹茗置饮,以人之逸,待水之劳,取九天银河,置几席间作玩。

    当时建此亭者,其仙乎!  僧澄波善弈,余命霞裳与之对枰。

    于是水声、棋声、松声、鸟声,参错并奏。

    顷之,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,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,来索余序。

    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。

    天籁人籁,合同而化。

    不图观瀑之娱,一至于斯,亭之功大矣!  坐久,日落,不得已下山,宿带玉堂。

    正对南山,云树蓊郁,中隔长江,风帆往来,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。

    僧告余曰:“峡江寺俗名飞来寺。

    ”余笑曰:“寺何能飞?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!”僧曰:“无征不信。

    公爱之,何不记之!”余曰:“诺。

    ”已遂述数行,一以自存,一以与僧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湖山信是东南美,一望弥千里。

    使君能得几回来?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。

    沙河塘里灯初上,水调谁家唱?夜阑风静欲归时,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罗浮山下四时春,卢橘杨梅次第新。

    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。

    (不辞 一作:不妨)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东武望余杭,云海天涯两渺茫。

    何日功成名遂了,还乡,醉笑陪公三万场。

    不用诉离觞,痛饮从来别有肠。

    今夜送归灯火冷,河塘,堕泪羊公却姓杨。
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