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采苓

采苓朗读
出自先秦:佚名的诗词

采苓采苓,首阳之巅。

人之为言,苟亦无信。

舍旃舍旃,苟亦无然。

人之为言,胡得焉?采苦采苦,首阳之下。

人之为言,苟亦无与。

舍旃舍旃,苟亦无然。

人之为言,胡得焉?采葑采葑,首阳之东。

人之为言,苟亦无从。

舍旃舍旃,苟亦无然。

人之为言,胡得焉?

摘要

《采苓》是《诗经·唐风》中的一篇无名氏作品。全诗三章,每章以采集苓草、苦菜、芜菁起兴,反复申说“人之为言,胡得焉”的核心思想,直指当时社会盛行的谗言惑众之风。诗人通过“无信”“无与”“无从”的递进式告诫,强烈呼吁世人勿轻信虚假之言,更勿参与传播。此诗以复沓叠唱的形式强化主题,语言质朴却充满警醒力量,展现了先秦先民对谣言危害的深刻认知,堪称古代版的“谣言止于智者”之箴言。其批判精神穿越三千年时空,至今仍具现实意义。

DeepSeek赏析

《诗经·唐风》中的《采苓》一诗,以反复咏叹的笔法道出了对谗言的警惕。诗人借采苓、采苦、采葑三种植物起兴,将首阳山不同方位作为背景,形成优美的空间韵律。"舍旃舍旃"的叠句运用,既强化了劝诫力度,又使全诗节奏鲜明。诗中"人之为言"四字反复出现,凸显了作者对谣言的厌恶与否定。这种重章复沓的表现手法,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,更体现了《诗经》"一唱三叹"的艺术特色。全诗以简练的语言,表达了深刻的处世智慧,教导人们要明辨是非,勿轻信谗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