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衣
无衣朗读岂曰无衣?七兮。
不如子之衣,安且吉兮。
岂曰无衣?六兮。
不如子之衣,安且燠兮。
摘要
《无衣》是《诗经·秦风》中一首流传千古的军旅战歌,作者已不可考。全诗以士兵间的慷慨对话展开,通过"岂曰无衣?与子同袍"的铿锵设问,层层递进地展现了秦地军民同仇敌忾、共赴国难的热血豪情。诗中反复出现的"修我戈矛""修我矛戟""修我甲兵"等细节,既刻画了紧急备战的场景,又彰显出战士们互助互励的袍泽之谊。在"王于兴师"的号召下,全诗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紧密相连,最终凝聚成"与子偕行"的壮烈誓言。这首诞生于春秋战火中的古老歌谣,以其雄浑质朴的力量,成为中华民族尚武精神与集体主义最早的文学写照,至今读来犹闻金戈铁马之声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《无衣》极尽婉转之妙,以衣裳为喻,道尽相思之情。"岂曰无衣"之问,看似寻常,实则暗含无限深意。七衣、六衣之数,非实指衣物多寡,而是借物言情,愈显对"子之衣"的珍视。"安且吉兮"、"安且燠兮"二句,将衣裳之温暖与心灵之慰藉融为一体,含蓄道出对赠衣之人的深切思念。全诗语言质朴,却因反复咏叹而韵味悠长,体现了《诗经》"一唱三叹"的独特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