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歌
古歌朗读秋风萧萧愁杀人,出亦愁,入亦愁。
座中何人,谁不怀忧。
令我白头。
胡地多飚风,树木何修修。
离家日趋远,衣带日趋缓。
心思不能言,肠中车轮转。
摘要
《古歌》是一首汉代佚名乐府民歌,创作背景与汉代频繁的边塞战争和社会动荡相关。全诗以"秋风萧萧愁杀人"开篇,借肃杀秋景渲染游子戍卒的浓重乡愁,通过"胡地多飚风,树木何修修"的荒凉环境描写,以及"离家日趋远,衣带日趋缓"的细节,深刻勾勒出征人漂泊无依、憔悴思归的生存困境。诗中"心思不能言,肠中车轮转"的比喻,将内心郁结的痛楚具象化为腹中滚动的车轮,形成极具冲击力的情感表达。此诗语言质朴却饱含力量,以粗犷悲凉的笔触真实记录了战乱年代普通民众的苦难,其直击心灵的乡愁抒发与对战争创伤的无声控诉,具有穿透时空的感染力,成为汉代乐府民歌中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典范之作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《古歌》以秋风起兴,将游子羁旅之愁写得淋漓尽致。开篇"萧萧"二字便定下全诗悲凉基调,连用三个"愁"字,层层递进,将愁绪渲染到极致。"座中何人"一问,道出天涯沦落人共有的乡愁。"胡地"二句以景衬情,异域风物更添离思。"衣带日趋缓"化用古诗十九首典故,暗写形销骨立之状。结尾"车轮转"的比喻尤为精妙,将无形之愁化为具体可感的意象,使读者仿佛能听见游子心中那碾轧不断的愁绪。全诗语言质朴而情感深沉,展现了汉乐府民歌"感于哀乐,缘事而发"的艺术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