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中雪后
山中雪后朗读晨起开门雪满山,雪晴云淡日光寒。
檐流未滴梅花冻,一种清孤不等闲。
摘要
郑燮(号板桥)的《山中雪后》是一首描绘冬日山居雪景的七言绝句。诗云:“晨起开门雪满山,雪晴云淡日光寒。檐流未滴梅花冻,一种清孤不等闲。”作品以简练笔触勾勒出雪后初晴的凛冽景象:积雪覆山、寒云淡日、檐冰悬垂、梅花凝冻,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意境。诗人借“冻梅”这一意象,在严寒中凸显其傲然之姿,暗喻自身如梅花般在逆境中坚守高洁品格的精神追求。全诗寓情于景,通过极富画面感的自然描写,传递出文人超脱世俗的孤傲气节与坚韧风骨,展现了郑燮作为“扬州八怪”之一不随流俗的独特审美与精神境界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诗以清晨雪景入笔,勾勒出一幅空灵淡远的冬日画卷。首句"晨起开门雪满山"以开门见山的直白笔法,展现出一派银装素裹的壮阔景象。"雪晴云淡日光寒"七字中暗藏转折,由雪写到晴,由云写到日,层层递进,最后落在"寒"字上,为全诗定下清冷的基调。后两句转入细节描写,"檐流未滴"与"梅花冻"形成巧妙的呼应,檐溜因严寒而凝结,梅花却在冻雪中傲然挺立。末句"一种清孤不等闲"点明主旨,将梅花拟人化,赋予其孤高清绝的品格。诗人借景抒情,在看似平淡的雪景描写中,暗寓对高洁品格的赞美,笔致简净而意境深远,体现了宋人写景诗"平淡中见奇崛"的艺术特色。

郑板桥(1693—1765)清代官吏、书画家、文学家。名燮,字克柔,汉族,江苏兴化人。一生主要客居扬州,以卖画为生。“扬州八怪”之一。其诗、书、画均旷世独立,,世称“三绝”,擅画兰、竹、石、松、菊等植物,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,成就最为突出。著有《板桥全集》。康熙秀才、雍正举人、乾隆元年进士。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、山东潍县知县,有惠政。以请臻饥民忤大吏,乞疾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