浣溪沙·常山道中即事
浣溪沙·常山道中即事朗读北陇田高踏水频。
西溪禾早已尝新。
隔墙沽酒煮纤鳞。
忽有微凉何处雨,更无留影霎时云。
卖瓜声过竹边村。
摘要
辛弃疾的《浣溪沙·常山道中即事》是其闲居带湖时期的作品。词人途经江西上饶常山道时,被初夏乡村的宁静祥和所触动,提笔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。上阕以“北陇田高踏水频,西溪禾早已尝新”开篇,细腻刻画了农民车水灌田、早稻初熟的农忙场景;下阕“自言长官如灵雨”借老农之口,巧妙道出对风调雨顺的期盼,更暗含对为政者应如甘霖般泽被百姓的期许。全词以“忽有微凉何处雨,更无留影霎时云”作结,捕捉山间倏忽变幻的阴晴,凸显词人观察之敏锐。整首词语言清新明快,充满对淳朴农事的赞美与对自然风光的沉醉,展现了辛弃疾在豪放词风之外,对乡村生活本真之美的独特感悟,被后世视为宋词田园题材中的清丽佳作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小词写农家生活,寥寥数笔,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。上阕写农事繁忙,北陇田高,西溪禾早,隔墙沽酒,一派丰收景象。下阕笔锋一转,写突如其来的微凉细雨,霎时消散的云影,以及竹边村传来的卖瓜声,以动衬静,更显乡村生活的闲适与恬淡。全词语言质朴自然,意境清新,将农家生活的辛劳与乐趣融为一体,流露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。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
诗词推荐
- 登岳阳楼唐代:杜甫
- 次北固山下唐代:王湾
- 山居秋暝唐代:王维
-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:李白
- 早发白帝城 / 白帝下江陵唐代:李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