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水调歌头(和郑舜举蔗庵韵)

水调歌头(和郑舜举蔗庵韵)朗读
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诗词

万事到白发,日月几西东。

羊肠九折歧路,老我惯经从。

竹树前溪风月,鸡酒东家父老,一笑偶相逢。

此乐竟谁觉,天外有冥鸿。

味平生,公与我,定无同。

玉堂金马,自有佳处著诗翁。

好锁云烟窗户,怕入丹青图画,飞去了无踪。

此语更痴绝,真有虎头风。

摘要

这首词是辛弃疾于南宋淳熙九年(1182年)闲居江西带湖时所作。当时辛弃疾因力主抗金遭弹劾罢官,友人郑舜举(时任信州知州)的蔗庵落成,词人以此唱和。上阕以"渊明千古"自喻归隐之志,描绘蔗庵清幽环境,暗含对官场倾轧的厌倦;下阕"说剑论诗余事,醉舞狂歌欲倒"的豪放中,深藏"老合投闲"的愤懑。最见匠心的是结句"试听徽外三两弦",表面写琴音清雅,实则借俞伯牙碎琴典故,暗喻知音难觅、壮志难酬的孤寂。全词在旷达闲适的表象下,奔涌着英雄失路的悲凉,展现了辛词"肝肠似火,色貌如花"的独特艺术境界。清代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评其"潜气内转,极掩抑零乱之致",道出了词中深沉跌宕的情感张力。

DeepSeek赏析

此词笔力雄健,意境深远。上阕写人生况味,"万事到白发"一句直抵人心,道尽岁月沧桑。羊肠九折的意象,既写实景,又暗喻人生坎坷。"竹树前溪"三句写偶遇之乐,笔调转为轻快。下阕转入议论,以"玉堂金马"与"云烟窗户"对比,表现超然物外的情怀。结句"虎头风"用典精妙,既显豪放气概,又暗含痴绝之意。全词跌宕起伏,豪放中见细腻,体现出作者对人生境界的深刻领悟和旷达胸襟。语言凝练,意象生动,堪称晚年词作中的精品。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