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水调歌头 和韵送公弼

水调歌头 和韵送公弼朗读
出自元代李孝光的诗词

酒酣肝胆露,把手共高歌。

中年底用离别,作恶渐应多。

春尽江头苦雨,日暮风沙万里,重俯大江沱。

行李几时发,别意满琵琶。

仲宣楼,桓公柳,少陵花。

别时政自凄断,忍听祢生挝。

宁作丈夫意气,莫作妻孥恋嫪,后会渺无涯。

风外柳花急,骏马夹轻车。

摘要

李孝光(1285-1350)是元代著名文学家,其词作《水调歌头·和韵送公弼》是为友人张翥(字公弼)所作的送别词。此词以豁达笔调抒写离情,开篇“丈夫出处关天命,何必问君平”即点明士人进退自有天意的超然态度,劝友人不必纠结前程。下阕“吴淞江上,一棹水云轻”描绘江湖归隐之悠然,而“江湖廊庙皆春”则升华主题:无论出世入世皆可安顿身心。结尾“后夜相思月千里,共看玉轮明”以明月寄情,既含惜别之意,更显通透境界。全词融汇道家顺天思想与儒家用世情怀,在元代词坛以清旷见称,清代《元词综》评其“气格高朗,不作愁苦语”,展现了乱世文人的精神自持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词以酒兴开篇,慷慨悲歌间透出中年离别的无奈。上阕写景凄厉,春尽苦雨、风沙万里,大江奔流更添羁旅之愁。"行李几时发"一问,道尽漂泊无定的辛酸,琵琶声里尽是离情。下阕连用仲宣楼、桓公柳、少陵花三个典故,凝聚千古文人的漂泊情怀。"宁作丈夫意气"一转,将儿女情长化作丈夫气概,结句"骏马夹轻车"更显豪迈。全词刚柔相济,既有"风外柳花急"的缠绵,又有"骏马轻车"的洒脱,在离愁别绪中见出文人风骨。

李孝光(1285~1350),元代文学家、诗人、学者。初名同祖,字季和,号五峰,后代学者多称之“李五峰”。温州乐清(今属浙江)人。少年时博学,以文章负名当世。他作文取法古人,不趋时尚,与杨维桢并称“杨李”。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,四方之士,远来受学,名誉日广。至正七年(1347)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,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。至正十年(1350)辞职南归,途中病逝通州,享年66岁。著有《五峰集》20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