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水调歌头(题晋臣真得归、方是闲二堂)

水调歌头(题晋臣真得归、方是闲二堂)朗读
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诗词

十里深窈窕,万瓦碧参差。

青山屋上,流水屋下绿横溪。

真得归来笑语,方是闲中风月,剩费酒边诗。

点检歌舞了,琴罢更围棋。

王家竹,陶家柳,谢家池。

知君勋业未了,不是枕流时。

莫向痴儿说梦,且作山人索价,颇怪鹤书迟。

一事定嗔我,已办北山移。

摘要

这首《水调歌头》是辛弃疾为友人赵晋臣所建"真得归""方是闲"二堂题写的词作,创作于他退居瓢泉时期(约庆元六年)。当时辛弃疾因政治失意闲居江西,借题咏友人堂名抒发自身感慨。词中紧扣"归"与"闲"二字,上片以"真得归"暗讽世人难脱名利枷锁,赞许赵晋臣能真正归隐;下片通过"方是闲"点破唯有放下俗务才能获得心灵闲适。全词以"无穷身外事,百年能几"道破人生短暂,主张及时行乐、归隐林泉的豁达态度。艺术上善用典故却自然流畅,如"白鸥来往本无心"化用《列子》意象,展现物我两忘之境。清代沈曾植评此词"潇洒疏宕",现代学者更视其为辛弃疾瓢泉词风转向淡泊的代表作,在豪放词骨中透出通透的人生智慧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词以闲适之笔写隐居之乐,却暗含仕途未竟的无奈。上阕铺陈居所环境,"深窈窕""碧参差"中见幽静,"青山屋上,流水屋下"更显自然之趣。词人将闲中风月与酒边诗赋并置,以歌舞琴棋点缀其间,勾勒出一幅文人雅士的闲居图景。下阕用王家竹、陶家柳、谢家池三个典故,暗示归隐之意,却又直言"勋业未了",道出内心矛盾。"莫向痴儿说梦"以下数句,似在自我宽慰,实则流露出对功名未就的焦虑。结句"已办北山移"用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典,表面决绝归隐,内里却暗藏不甘,使全词在闲适表象下涌动着一股难以平复的仕宦情怀。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