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读沈石友七虞诗感而和之七首 其六

读沈石友七虞诗感而和之七首 其六朗读
出自明代谢元汴的诗词

嗟来蒙袂者,半鬼半人殊。

空下牛衣泪,勿言秧马租。

少年轻贾谊,男子孰郇模。

安得流民绘,丹青四野逋。

摘要

这是明代诗人谢元汴创作的一首诗,题为“读沈石友七虞诗感而和之七首 其六”。谢元汴在阅读友人沈石友的“七虞诗”后深受启发,创作了七首和诗以表达共鸣。这首诗作为第六首,展现了谢元汴对沈石友诗歌才华的钦佩,以及对诗歌艺术的深刻感悟。诗中可能抒发了对友情的怀念、对文学交流的珍视,或对人生情感的细腻描绘,体现了谢元汴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明代文人间的诗意对话。

DeepSeek赏析

此诗以"嗟来"二字开篇,顿生悲悯之感。"半鬼半人"四字写尽流民形销骨立之状,触目惊心。"牛衣泪"与"秧马租"对举,既见农人艰辛,又讽苛政如虎。后联借贾谊年少忧国、郇模正直之典,暗寓诗人忧民之心。末句"丹青四野逋"尤见匠心,将流民图景与艺术表现融为一体,既是实录,又是呼吁。全诗沉郁顿挫,字字血泪,杜甫"三吏""三别"之遗响也。

谢元汴(一六○五—?),字梁也,号霜崖。澄海人。口讷,寡言笑。性颖异,读书过目成诵,博通六经子史。南明隆武元年(一六四五),赴福州投唐王,授兵科给事中。以直忤郑芝龙,革职归里。南明永历二年(一六四八),至肇庆谒桂王,复授兵科给事中。次年,奉命募兵平远。桂王西奔不返,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。乱定,还居潮州郡城。母卒,披缁入台湾,不知所终。有《烬言》、《放言》、《霜崖集》、《霜山草堂诗集》、《和陶》、《霜吟》诸集。清康熙《潮州府志》卷九上、清乾隆修《潮州府志》卷二九有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