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拜年

拜年朗读
出自明代文征明的诗词

不求见面惟通谒,名纸朝来满敝庐。

我亦随人投数纸,世情嫌简不嫌虚。

摘要

文征明的《拜年》诗是明代著名书画家兼诗人文征明创作的一首作品,反映了当时新年互送名帖的习俗。诗中描述“不求见面惟通谒,名纸朝来满敝庐”的场景,表达了对形式主义拜年风气的讽刺,倡导真诚情感而非虚礼,体现了文人的超脱情怀和批判精神。这首诗被后世视为文征明诗词中的代表作,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对社会风俗的深刻洞察。

DeepSeek赏析

明代文人文徵明这首《拜年》诗以简洁白描的笔触,生动展现了世俗拜年的虚礼之风。首联"名纸满敝庐"的夸张描写,凸显了拜年名帖堆积如山的盛况,暗示世俗交往的泛滥。诗人自称"随人投数纸",一个"随"字道出了对俗礼的无奈顺从,而"世情嫌简不嫌虚"更是点睛之笔,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重形式轻实质的虚伪风气。全诗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,在看似随意的记述中暗含讽喻,体现了文人雅士对世俗虚礼的清醒认识与含蓄批评。

文征明(1470-1559),原名壁,字征明。四十二岁起以字行,更字征仲。因先世衡山人,故号衡山居士,世称“文衡山”,明代画家、书法家、文学家。汉族,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,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,年九十岁,曾官翰林待诏。诗宗白居易、苏轼,文受业于吴宽,学书于李应祯,学画于沈周。在诗文上,与祝允明、唐寅、徐祯卿 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在画史上与沈周、唐寅、仇英合称“吴门四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