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登新平楼

登新平楼朗读
出自唐代李白的诗词

去国登兹楼,怀归伤暮秋。

天长落日远,水净寒波流。

秦云起岭树,胡雁飞沙洲。

苍苍几万里,目极令人愁。

摘要

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,其诗作《登新平楼》创作于他漫游陕西一带的旅途之中。诗人登上新平楼,面对壮阔山川,抒发羁旅孤寂之情。诗中描绘秋色苍茫、天地浩渺的景象,如“秋色从西来,苍然满关中”,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、人生漂泊的无奈以及对自然永恒的感慨,体现了李白浪漫豪放又带忧郁的诗风。在历史评价上,这首诗虽不如《将进酒》等广为人知,但以其意境深远和情感真挚被视为李白登临诗的代表作之一,受到后世文人的赞赏,彰显了盛唐诗歌的雄浑气韵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诗以登楼远眺起笔,开篇即点明"去国怀归"的羁旅愁思。诗人选取"暮秋"这一萧瑟时节,为全诗奠定了苍凉的基调。"天长落日远"一联,以宏阔的时空意象展现游子望乡的怅惘,落日余晖与寒波流水相映,构成一幅凄清的秋景图。后四句视野更为开阔,秦地云树、胡地雁影交替出现,万里江山尽收眼底,却更添离愁。末句"目极令人愁"直抒胸臆,将前面铺陈的景物都融入了浓郁的乡愁之中。全诗意境雄浑苍茫,情感沉郁顿挫,堪称盛唐边塞诗中的佳作。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