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州九日
原州九日朗读秋声咽塞笳,边气肃霜华。
九日登高处,群山入望赊。
苍蒹仍碧水,绿酒对黄花。
鸿鹄归何处,长天空落霞。
摘要
“原州九日”是清代诗人赵时春所作的一首诗,描绘了作者在原州(今甘肃一带)度过九天的生活场景。诗中通过对边塞风光的细腻刻画,如荒原、寒秋和孤寂的戍楼,抒发了深切的思乡之情和身处异地的孤独感,同时流露出对自然壮美的赞叹与对人生际遇的感慨。赵时春以朴实语言和真挚情感,展现了边疆生活的艰辛与诗意,体现了清代边塞诗的现实主义风格。
DeepSeek赏析
此诗以边塞秋景为背景,勾勒出一幅辽阔苍凉的画卷。"秋声咽塞笳"开篇即营造肃杀氛围,"边气肃霜华"更添寒意,笳声与霜气相映成趣。颔联"九日登高处"点明重阳登高习俗,"群山入望赊"展现视野之开阔。颈联"苍蒹仍碧水"写芦苇与碧水长存,"绿酒对黄花"暗含陶渊明采菊之典,流露出隐逸之思。尾联"鸿鹄归何处"以鸿鹄喻志士,结句"长天空落霞"意境宏阔,余韵悠长。全诗格调沉郁而不失高远,在苍茫秋色中寄寓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感慨。

赵时春(公元—五0九年至一五六七年)字景仁,号浚谷,平凉人。生于明武宗正德四年,卒年不详。著有《赵浚谷集》十六卷,与《平凉府志》,均《四库总目》并行于世。赵时春居华亭多年,著有《惠民渠记》、《复古南门记》、《朝那庙碑记》、《重修灵岩寺记》、《剡山半雾》、《仪山歌》、《夜归仪州》、《登古仪州西城》、《华亭道中》、《华亭雨雾》等诗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