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念奴娇·书东流村壁

念奴娇·书东流村壁朗读
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诗词

野棠花落,又匆匆过了,清明时节。

刬地东风欺客梦,一枕云屏寒怯。

曲岸持觞,垂杨系马,此地曾经别。

楼空人去,旧游飞燕能说。

闻道绮陌东头,行人长见,帘底纤纤月。

旧恨春江流不断,新恨云山千叠。

料得明朝,尊前重见,镜里花难折。

也应惊问:近来多少华发?

摘要

辛弃疾的《念奴娇·书东流村壁》创作于南宋时期,当时他因政治失意被贬谪至江西东流村,面对山河破碎的国势,内心充满忧愤。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对国家分裂的深切悲痛、对收复中原失地的强烈渴望,以及个人壮志难酬的无奈与哀愁。通过豪迈激昂的笔触,辛弃疾将爱国情怀与英雄气概融为一体,展现了其作为豪放派代表的独特风格。在历史评价中,该词被视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,高度赞誉其艺术感染力与思想深度,生动体现了南宋词人的家国情怀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词以清明时节为背景,抒发了作者对故人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易老的感慨。上阕以"野棠花落"起笔,勾勒出暮春时节的萧瑟景象,东风欺梦、云屏寒怯的意象层层递进,烘托出内心的孤独凄凉。"曲岸持觞"数句回忆昔日欢聚的场景,与今日楼空人去的现实形成强烈对比。下阕转写路人的传言,以"纤纤月"暗示故人容颜仍在。"旧恨"与"新恨"的叠加,道尽心中无限怅惘。结尾设想明日重逢时惊见华发的情景,将年华易逝的感伤推向高潮。全词情感真挚,意境深远,语言凝练而富有表现力,充分展现了作者婉约深沉的词风。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