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
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朗读修蛇横洞庭,吞象临江岛。
积骨成巴陵,遗言闻楚老。
水穷三苗国,地窄三湘道。
岁晏天峥嵘,时危人枯槁。
思归阴丧乱,去国伤怀抱。
郢路方丘墟,章华亦倾倒。
风悲猿啸苦,木落鸿飞早。
日隐西赤沙,月明东城草。
关河望已绝,氛雾行当扫。
长叫天可闻,吾将问苍昊。
摘要
李白在安史之乱平定后,于荆州临洞庭湖创作了这首诗。作品抒发了诗人对国家恢复和平的欣慰之情,同时表达了自己流落江湖、怀才不遇的悲愤与对自由理想的向往。诗中运用豪放飘逸的语言,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独特风格,是其晚年感慨时局与个人命运的代表作之一,虽非最广为人知的作品,但展现了唐代诗歌的深厚艺术魅力。
DeepSeek赏析
此诗以神话传说开篇,气势恢宏。"修蛇""吞象"之语勾勒出洞庭一带的壮阔景象,而"积骨成巴陵"则暗含历史沧桑。中间八句层层递进,从地理到时局,从自然到人事,描绘出楚地萧瑟、民生凋敝之状。"风悲猿啸""木落鸿飞"的意象尤为凄切,与诗人"思归""去国"的复杂心绪相呼应。末四句笔锋陡转,以"问苍昊"作结,既是对天地的叩问,也是对自身命运的思考。全诗意象雄奇,情感沉郁,在铺陈现实苦难的同时,又寄寓着对天道人理的深刻探寻,展现出杜甫晚年诗歌特有的苍茫境界。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