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律·长征
七律·长征朗读红军不怕远征难,万水千山只等闲。
五岭逶迤腾细浪,乌蒙磅礴走泥丸。
金沙水拍云崖暖,大渡桥横铁索寒。
更喜岷山千里雪,三军过后尽开颜。
摘要
毛泽东的《七律·长征》创作于1935年长征途中,记录了红军跨越雪山草地等险阻的艰难历程。这首诗以磅礴气势歌颂了红军不畏牺牲、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,通过"红军不怕远征难"等意象,表达了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和乐观主义情怀。作为毛泽东的代表作,它在革命文学中占有崇高地位,被广泛传颂,激励了无数人投身革命事业,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不朽经典。
DeepSeek赏析
《七律·长征》以磅礴气势展现了红军万里长征的壮阔画卷。首联开篇即用"不怕""等闲"展现革命豪情,将艰难险阻视若等闲。颔联以"细浪""泥丸"化大为小,将五岭、乌蒙的险峻轻描淡写,更显红军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。颈联选取金沙江、大渡河两个典型场景,"暖""寒"二字既写实景又寓革命热情。尾联"更喜"二字转入胜利的喜悦,千里岷山雪景衬托三军笑颜,完成从艰难到胜利的情感升华。全诗意象宏大,语言精炼,在雄浑中见细腻,于豪迈处显从容,堪称革命浪漫主义的典范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