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点绛唇·离恨

点绛唇·离恨朗读
出自宋代苏轼的诗词

月转乌啼,画堂宫徵生离恨。

美人愁闷。

不管罗衣褪。

清泪斑斑,挥断柔肠寸。

嗔人问。

背灯偷揾,拭尽残妆粉。

摘要

苏轼的《点绛唇·离恨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作。这首词可能写于苏轼被贬谪期间,如黄州或惠州时,表达了作者在政治失意和人生漂泊中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。词中以“离恨”为主题,通过细腻的意象和婉约的语言,抒发了离别之苦、相思之痛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在文学史上,这首词展现了苏轼词风的多样性,既有豪放之气,又具婉约之美,被后世视为宋词经典,深受赞誉,体现了苏轼作为一代文豪的情感深度和艺术成就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小令以闺怨为主题,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女子愁思。上片以"月转乌啼"起兴,用画堂宫徵暗喻离恨,以"罗衣褪"暗示无心梳妆的慵懒状态。下片"清泪斑斑"直写悲情,"挥断柔肠寸"夸张却真切,末句"背灯偷揾"更显女子强忍伤痛的矜持。全词意象凄美,语言精炼,将女子思念情人的愁怨刻画得入木三分。词人善用动作细节表现心理,如"不管"、"嗔人问"等词,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,堪称闺怨词中的佳作。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