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别离
久别离朗读别来几春未还家,玉窗五见樱桃花。
况有锦字书,开缄使人嗟。
至此肠断彼心绝。
云鬟绿鬓罢梳结,愁如回飙乱白雪。
去年寄书报阳台,今年寄书重相催。
东风兮东风,为我吹行云使西来。
待来竟不来,落花寂寂委青苔。
摘要
《久别离》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,属《长相思》系列作品。此诗以闺中思妇口吻抒写离别之苦,却突破传统闺怨诗视角,罕见地同时呈现男女双方的思念煎熬。开篇"别时何易见时难"直击聚散无常的无奈,继而描绘思妇望断天涯、愁肠百结的情态,而游子亦在"落日归心"中饱受煎熬。诗中"东风兮东风,为我吹行云使西来"的奇崛想象,将无形思念具象为可托东风传递的实体,展现李白特有的浪漫笔法。结尾"云车龙马"的瑰丽意象与"待来竟不来"的现实落差形成张力,深化了时空阻隔的永恒悲怆。明代胡震亨《李诗通》评其"情思悱恻,辞气俊爽",凸显李白乐府既继承古意又自出新境的特色,在离愁主题中注入盛唐诗人特有的生命张力。
DeepSeek赏析
李白这首《久别离》以樱桃花开为意象,道尽离人相思之苦。开篇"五见樱桃花"一句,轻巧点出五载光阴流转,却始终未能团聚。锦书虽至,却更添愁绪,诗人巧妙运用"肠断"与"心绝"的夸张对仗,将相思之苦推向极致。"云鬟绿鬓"句以女子无心梳妆的细节,暗写思妇憔悴之态。后段连用"寄书"与"东风"的意象,展现期盼与失望的反复,最终以"落花委青苔"的寂寥画面收束全篇,余韵悠长。全诗婉转曲折,既有民歌的质朴,又具文人的雅致,将离别之情写得缠绵悱恻,堪称情诗典范。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