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月上瓜洲·寓乌夜啼南徐多景楼作

月上瓜洲·寓乌夜啼南徐多景楼作朗读
出自宋代张辑的诗词

江头又见新秋。

几多愁。

塞草连天何处、是神州。

英雄恨,古今泪,水东流。

惟有渔竿明月、上瓜洲。

摘要

张辑的《月上瓜洲·寓乌夜啼南徐多景楼作》是南宋时期一首寓情于景的登临词。此词作于镇江多景楼,时值宋金对峙的动荡年代。上阕以“江头又见新秋,几多愁”开篇,借萧瑟秋景暗喻山河破碎之痛;下阕“问古今、几度斜阳”将眼前浩渺江天与历史兴亡交织,“惟有汀鸥”的孤寂画面,隐现着词人对时局无力的忧愤。全词以空阔苍茫的江景为底色,通过“塞草”“烟云”“落日”等意象的层叠渲染,在雄浑意境中注入深沉的家国悲慨。张辑继承辛派词风,将身世飘零之感与历史沧桑之叹熔铸一体,被《中兴以来绝妙词选》评为“得唐人遗意”,展现了南宋文人面对国土分裂时的典型心境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词以"新秋"起笔,将个人愁绪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,展现出深沉的悲慨。"塞草连天"的苍茫景象,暗喻国土沦丧之痛。"英雄恨,古今泪"六字,凝练地概括了历史长河中志士仁人的悲愤。结尾"渔竿明月"的闲淡意象,与全词的悲壮基调形成强烈反差,更显词人报国无门的无奈。全词语言精炼,意境深远,将个人感怀与时代忧患巧妙结合,体现了词人对国事的深切关怀。

张辑(生卒年不详)字宗瑞,鄱阳(今江西波阳)人。张辑有《沁园春》(今泽先生)词,自序云:“矛顷游庐山,爱之,归结屋马蹄山中,以庐山书堂为扁,包日庵作记,见称庐山道人,盖援涪翁山谷例。黄叔豹谓矛居鄱,不应舍近求远,为更多东泽。黄鲁庵诗帖往来,于东泽下加以诗仙二字。近与冯可迁遇于京师,又能节文,号矛东仙,自是诗盟遂以为定号。有词作《月上瓜洲·南徐多景楼作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