酬刘柴桑
酬刘柴桑朗读穷居寡人用,时忘四运周。
门庭多落叶,慨然知已秋。
新葵郁北牖,嘉穟养南畴。
今我不为乐,知有来岁不?命室携童弱,良日登远游。
摘要
《酬刘柴桑》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写给友人刘程之(时任柴桑县令)的唱和之作。全诗以简淡笔墨勾勒秋日田园景象,"穷居寡人用,时忘四运周"道出隐者超脱物外的闲适心境,"新葵郁北牖,嘉穟养南畴"则饱含对自然生机的礼赞。诗人借"今我不为乐,知有来岁不"的诘问,抒发了顺应天时、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,结尾"命室携童弱,良日登远游"更以携家同游的画面,彰显出乐天知命的生命哲学。此诗将农事观察与人生感悟相融合,在平实的田园叙事中深蕴委运任化的道家思想,是陶渊明隐逸精神与自然哲思的典型写照。
DeepSeek赏析
陶渊明这首诗以朴素自然的笔触,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秋日感怀。"门庭多落叶"一句,不着痕迹地将季节变迁与人生感悟融为一体。北窗下的葵花与南田里的稻穗,呈现出一派恬静的田园风光。末四句尤为精彩,诗人以"今我不为乐,知有来岁不"的反问,道出了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,而"命室携童弱,良日登远游"的举动,则将其超然物外的襟怀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全诗语言平实却蕴含深意,体现了陶诗"质而实绮,癯而实腴"的艺术特色。

陶渊明(约365年—427年),字元亮,(又一说名潜,字渊明)号五柳先生,私谥“靖节”,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、文学家、辞赋家、散文家。汉族,东晋浔阳柴桑人(今江西九江)。曾做过几年小官,后辞官回家,从此隐居,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,相关作品有《饮酒》、《归园田居》、《桃花源记》、《五柳先生传》、《归去来兮辞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