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咏竹

咏竹朗读
出自南北朝:刘孝先的诗词

竹生荒野外,梢云耸百寻。

无人赏高节,徒自抱贞心。

耻染湘妃泪,羞入上宫琴。

谁能制长笛,当为吐龙吟。

摘要

刘孝先的《咏竹》是一首托物言志的五言古诗。此诗以竹自喻,通过描绘竹子"无人赏高节,徒自抱贞心"的孤高形象,突出其"负雪怀贞心"的坚韧品性。诗人借竹抒怀,既表达了对自身高洁情操的坚守,也暗含了在乱世中知音难觅的孤独。全诗以简练笔触勾勒出竹凌寒不凋的风骨,将自然物象与人格理想相融合,继承了魏晋以来咏物诗"隐秀"的传统,在南朝咏物诗中独具风骨,成为展现士人精神气节的经典之作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咏竹诗托物言志,展现了诗人的孤高品格。"梢云耸百寻"以夸张手法写出竹子凌云之姿,暗喻诗人高洁的品格。诗中"无人赏高节"道出了才高遭妒、怀才不遇的悲愤,而"耻染湘妃泪"则表明不愿随波逐流的坚贞。末二句"谁能制长笛,当为吐龙吟"化用典故,表达了渴望遇到知音的热切期盼。全诗以竹喻人,既写出了竹的挺拔气节,又含蓄地抒发了诗人不甘寂寞、期待施展抱负的胸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