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咏竹五首

咏竹五首朗读
出自明代:憨山德清的诗词

寒飞千尺玉,清洒一林霜。

纵是尘心重,相看亦顿忘。

矫矫凌云姿,风生龙夜吼。

霜雪不知年,真吾岁寒友。

霜干寒如玉,风枝响似琴。

潇湘一夜雨,滴碎客中心。

叶落根偏固,心虚节更高。

一林寒吹发,清夜伴松涛。

淇澳春云碧,潇湘夜雨寒。

虚窗人静听,飒飒响琅玕。

摘要

憨山德清的《咏竹五首》是明代禅僧憨山大师创作的咏物组诗。这五首诗以竹为吟咏对象,托物言志,借竹之特性阐发佛理禅机。诗中通过描绘竹子"未出土时先有节"的坚韧、"雪压霜欺节愈坚"的孤傲,以及"虚怀劲节"的清雅风骨,暗喻修行者应具高洁品格与超然心境。作者以禅者视角观照自然,将竹的形态与佛门"空寂""无我"思想相融,如"千林脱尽一身寒"之句,既写竹之清瘦,亦喻破除执念后的澄明境界。全组诗语言简净,意境幽邃,在传统咏竹题材中注入深邃禅意,展现了禅宗"青青翠竹尽是法身"的物我相融之境,是明代佛教文学中融合诗情与佛理的典范之作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咏竹组诗以玉、霜、琴、雨等意象构筑出清幽高洁的意境。诗人通过"寒飞千尺玉"的视觉描写与"风枝响似琴"的听觉感受,展现了竹子挺拔如玉的身姿与风骨。五首短章层层递进,从"尘心顿忘"的外在观感,到"岁寒友"的精神相契,再到"滴碎客心"的情感共鸣,最终抵达"心虚节更高"的人格写照。诗中"淇澳""潇湘"的地理意象与"春云""夜雨"的时空变换,为竹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全篇以物喻人,将竹的虚心劲节与文人风骨完美融合,在清冷的意境中蕴含着温暖的人文情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