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日登扬州西灵塔
秋日登扬州西灵塔朗读宝塔凌苍苍,登攀览四荒。
顶高元气合,标出海云长。
万象分空界,三天接画梁。
水摇金刹影,日动火珠光。
鸟拂琼帘度,霞连绣栱张。
目随征路断,心逐去帆扬。
露浴梧楸白,霜催橘柚黄。
玉毫如可见,于此照迷方。
摘要
《秋日登扬州西灵塔》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,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日登临扬州西灵塔时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受。诗中通过刻画高塔远眺的辽阔视野,如秋日天空、江河奔流等自然意象,抒发了李白对自由人生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。李白以豪放飘逸的笔触,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,体现了其诗作中常见的浪漫主义情怀和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。李白的诗歌被后世誉为“诗仙”之作,此诗也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登塔诗气象雄浑,意象迭出,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壮阔胸襟。诗人以"宝塔凌苍苍"开篇,一个"凌"字便将塔势之峻拔写尽。中间六联对仗工稳,将登塔所见之景层层铺展:元气与海云相接,金刹与日光交辉,飞鸟与彩霞齐飞,既有空间上的恢弘视野,又有时间上的季节更迭。末联"玉毫如可见,于此照迷方"由实入虚,将眼前之景升华为精神启迪,暗含佛法普照之意。全诗笔力雄健,既写尽登临之胜,又寄寓超脱之思,实为登览诗中的上乘之作。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