咏蝉 / 在狱咏蝉
咏蝉 / 在狱咏蝉朗读西陆蝉声唱,南冠客思深。
(客思深 一作:客思侵)不堪玄鬓影,来对白头吟。
(不堪 一作:那堪)露重飞难进,风多响易沉。
无人信高洁,谁为表予心?
摘要
骆宾王的《在狱咏蝉》创作于唐代武则天时期,因诗人参与反对武周政权的活动而被囚禁狱中。诗中,骆宾王借蝉自喻,通过描绘蝉的清高鸣叫和孤寂处境,表达了自己高洁不屈的品格、对自由的强烈渴望以及对政治压迫的愤懑不平。这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以物抒情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坚贞的精神世界。作为唐代咏物诗的代表作之一,它广受后世赞誉,体现了骆宾王作为“初唐四杰”的文学高度和人文情怀。
DeepSeek赏析
骆宾王的《在狱咏蝉》以蝉自喻,抒写了身陷囹圄的悲愤之情。首联以"西陆蝉声"与"南冠客思"相对,营造出秋蝉悲鸣与囚徒孤寂相呼应的意境。颔联"玄鬓影"与"白头吟"形成强烈对比,暗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颈联"露重飞难进,风多响易沉"既是写蝉,也是诗人处境的真实写照,暗喻政治环境的险恶。尾联直抒胸臆,以蝉的"高洁"自比,表达了对清白被污的不平之鸣。全诗托物言志,借蝉喻人,将物我交融的比兴手法运用得出神入化,展现了诗人高洁不屈的人格魅力。

骆宾王(约619—约687年)字观光,汉族,婺州义乌人(今浙江义乌)。唐初诗人,与王勃、杨炯、卢照邻合称“初唐四杰”。又与富嘉谟并称“富骆”。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,历武功、长安主簿,仪凤三年,入为侍御史,因事下狱,次年遇赦,调露二年除临海丞,不得志,辞官。有集。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,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《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》,敬业败,亡命不知所之,或云被杀,或云为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