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

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朗读
出自唐代刘长卿的诗词

古台摇落后,秋日望乡心。

野寺来人少,云峰隔水深。

夕阳依旧垒,寒磬满空林。

惆怅南朝事,长江独至今。

摘要

《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》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著名诗作,创作于其晚年贬谪时期,可能受个人经历影响。诗中描绘了秋日登高远望的凄凉景象,如落叶纷飞、夕阳西沉,借此抒发时光流逝、人生易老的深沉感慨,以及对故国往事的怀旧之情。刘长卿以清丽含蓄的语言和深远意境,表达出悲秋主题,展现了唐代山水诗的独特魅力。这首诗历来被评价为意境优美、情感真挚的杰作,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被视为刘长卿的代表作之一。

诗词大意

译文

古台破败草木已经凋落,秋天景色引起我的乡思。

荒野的寺院来往行人少,隔水眺望云峰更显幽深。

夕阳依恋旧城迟迟下落,空林中回荡着阵阵磬声。

感伤南朝往事不胜惆怅,只有长江奔流从古到今。

参考资料

蘅塘退士 等.唐诗三百首·宋词三百首·元曲三百首.北京:华文出版社,2009年11月版:第124页

DeepSeek赏析

这首诗以秋日登高为背景,抒发了诗人深沉的乡愁与历史感慨。首联"古台摇落后,秋日望乡心"点明时令与心境,落叶纷飞中更显思乡之切。中间两联写景极富画意,"野寺"、"云峰"构成空灵之境,"夕阳"、"寒磬"又添寂寥之感。尾联"惆怅南朝事"将个人愁思升华为历史兴亡之叹,"长江独至今"以永恒的自然反衬人事变迁,笔力雄浑。全诗情景交融,由近及远,由实入虚,在萧瑟秋景中寄托了深沉的时空之思,体现了盛唐诗特有的雄浑气象与历史意识。

刘长卿(约726 — 约786),字文房,汉族,宣城(今属安徽)人,唐代诗人。后迁居洛阳,河间(今属河北)为其郡望。玄宗天宝年间进士。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,后为长洲县尉,因事下狱,贬南巴尉。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,知淮西、鄂岳转运留后,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。德宗建中年间,官终随州刺史,世称刘随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