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诸子登岘山
与诸子登岘山朗读人事有代谢,往来成古今。
江山留胜迹,我辈复登临。
水落鱼梁浅,天寒梦泽深。
羊公碑尚在,读罢泪沾襟。
(尚在 一作:字在)
摘要
孟浩然的《与诸子登岘山》是一首借登临怀古抒发人生感慨的五言律诗。此诗约作于诗人隐居襄阳期间,他与友人同登襄阳城南的岘山。岘山因西晋名臣羊祜曾登临垂泪而闻名,羊祜的德政与身后百姓为之立碑的典故,触发了诗人的深沉喟叹。诗以“人事有代谢,往来成古今”开篇,道出历史兴替与时光永恒的哲思;后写登山所见水落天寒的萧瑟冬景,最终落笔于“羊公碑尚在,读罢泪沾襟”。诗人借羊祜的功业长存反衬自身功名未就的寂寥,将对先贤的追慕、对生命短暂的无奈、对抱负难展的苦闷,尽数融于清浅质朴的语言与苍茫开阔的意境之中。此诗被誉为“俯仰古今,寄慨遥深”的典范,其“江山留胜迹,我辈复登临”之句,更成为后世登临诗常引的经典意象,体现了孟浩然山水诗之外深沉厚重的一面。
全文赏析
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。所谓吊古,是凭吊岘首山的羊公碑。作者登上岘首山,见到羊公碑,自然会想到羊祜。由吊古而伤今,不由感叹起自己的身世来。
于海娣 等 .唐诗鉴赏大全集 .北京 :中国华侨出版社 ,2010 :47-48 ., 雅瑟 .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.北京 :新世界出版社 ,2011 :64 ., 李景白 等 .唐诗鉴赏辞典 .上海 :上海辞书出版社 ,1983 :83-84 .
DeepSeek赏析
孟浩然这首《与诸子登岘山》以登临怀古为主题,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慨。首联"人事有代谢,往来成古今"道出了千古不变的哲理,将个人命运置于历史长河之中。颔联"江山留胜迹,我辈复登临"展现文人追慕先贤的情怀,在空间与时间中建立联结。颈联"水落鱼梁浅,天寒梦泽深"以萧瑟之景衬托心境,意象空灵而意境深远。尾联"羊公碑尚在,读罢泪沾襟"直抒胸臆,由客观景物转入主观情思,将怀古幽情推向高潮。全诗语言简净,对仗工整,在平实中见深致,充分体现了盛唐山水诗的特点。

孟浩然(689-740),男,汉族,唐代诗人。本名不详(一说名浩),字浩然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,世称“孟襄阳”。浩然,少好节义,喜济人患难,工于诗。年四十游京师,唐玄宗诏咏其诗,至“不才明主弃”之语,玄宗谓:“卿自不求仕,朕未尝弃卿,奈何诬我?”因放还未仕,后隐居鹿门山,著诗二百余首。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“王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