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
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朗读山暝闻猿愁,沧江急夜流。
(闻 一作:听)风鸣两岸叶,月照一孤舟。
建德非吾土,维扬忆旧游。
还将两行泪,遥寄海西头。
摘要
《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》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,创作于他漂泊旅途中夜宿桐庐江畔之时。诗人借江景抒怀,表达了对远在广陵的旧友的深切思念,以及对故乡的眷恋之情。诗中通过描绘旅途的孤寂和自然的静谧,流露出淡淡的忧愁,体现了孟浩然隐逸情怀和对山水田园的感悟。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、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著称,在文学史上被视为孟浩然山水诗风的典范,受到后世高度评价,彰显了唐代田园诗的艺术魅力。
诗词大意
译文
山色昏暗听到猿声使人生愁,桐江苍茫夜以继日向东奔流。
两岸风吹树动枝叶沙沙作响,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叶孤舟。
建德风光虽好却非我的故土,我仍然怀念扬州的故交老友。
相忆相思我抑不住涕泪两行,遥望海西头把愁思寄去扬州。
注解
山暝(míng)闻猿愁,沧(cāng)江急夜流。(闻 一作:听)暝:指黄昏。沧江:指桐庐江。沧同“苍”,因江色苍青,故称。
风鸣两岸叶,月照一孤舟。
建德非吾土,维扬忆旧游。建德:唐时郡名,今浙江省建德县一带。非吾土:不是我的故乡。维扬:即扬州。
还将两行泪,遥(yáo)寄海西头。遥寄:远寄。海西头:指扬州。因古扬州幅员辽阔,东临大海,故称。
DeepSeek赏析
孟浩然此诗以清幽之笔写孤舟夜泊之景,道尽游子羁旅愁思。首联"山暝闻猿愁"四字立见暮色苍茫,猿声凄切,与"沧江急夜流"相映,顿生时光流逝之慨。颔联风鸣叶响,月照孤舟,以动衬静,愈显孤寂。后四句转入抒情,"建德非吾土"直抒异乡漂泊之苦,"维扬忆旧游"则见故园之思。末二句"还将两行泪,遥寄海西头"尤见沉痛,泪寄远方,情深意远。全诗景语皆情语,字字含愁,句句见思,笔墨简净而情味隽永,足见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之清雅风神。

孟浩然(689-740),男,汉族,唐代诗人。本名不详(一说名浩),字浩然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,世称“孟襄阳”。浩然,少好节义,喜济人患难,工于诗。年四十游京师,唐玄宗诏咏其诗,至“不才明主弃”之语,玄宗谓:“卿自不求仕,朕未尝弃卿,奈何诬我?”因放还未仕,后隐居鹿门山,著诗二百余首。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“王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