杂诗三首·其三
杂诗三首·其三朗读闻道黄龙戍,频年不解兵。
可怜闺里月,长在汉家营。
少妇今春意,良人昨夜情。
谁能将旗鼓,一为取龙城。
摘要
沈佺期的《杂诗三首·其三》是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。此诗以征戍为背景,通过“可怜闺里月,长在汉家营”的鲜明意象,将闺中思妇的愁怨与边关将士的苦寒交织呈现,深刻揭示了战争对个体生命的摧残与家庭团圆的破坏。诗人借月色为纽带,巧妙跨越空间阻隔,以“今春意”与“昨夜情”的时空对照,强化了思念的绵长与团圆的渺茫。全诗语言凝练含蓄,情感沉郁悲凉,既抒发了厌战求和的普遍心声,也以典型化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征人思妇的永恒困境。其情景交融的意境和工整的律法,开盛唐边塞诗先声,被后世誉为“初唐七绝之翘楚”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边塞诗以闺怨为切入点,道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。诗人巧妙地运用月亮意象,将闺中少妇的思念与边关战士的愁绪联系起来。首联点明战事不息,颔联"可怜闺里月"一句以月为媒,将相隔千里的夫妻联系在了一起。颈联对仗工整,通过今春意、昨夜情的对比,凸显思念之深。尾联表达了结束战争的强烈愿望,体现了诗人的人道主义情怀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展现了战争背景下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世界。

沈佺期,字云卿,相州内黄人。善属文,尤长七言之作。擢进士第。长安中,累迁通事舍人,预修《三教珠英》,转考功郎给事中。坐交张易之,流驩州。稍迁台州录事参军。神龙中,召见,拜起居郎,修文馆直学士,历中书舍人,太子少詹事。开元初卒。建安后,讫江左,诗律屡变,至沈约、庾信,以音韵相婉附,属对精密,及佺期与宋之问,尤加靡丽。回忌声病,约句准篇,如锦绣成文,学者宗之,号为沈宋。语曰:苏李居前,沈宋比肩。集十卷,今编诗三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