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和乐天春词

和乐天春词朗读
出自唐代刘禹锡的诗词
新妆宜面下朱楼,深锁春光一院愁。
行到中庭数花朵,蜻蜓飞上玉搔头。

摘要

刘禹锡的《和乐天春词》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,作为对好友白居易(字乐天)《春词》的唱和之作,反映了唐代诗人间的酬答传统。诗中描绘一位女子新妆下楼,面对深锁春光满怀愁绪,行至中庭数花时蜻蜓飞上玉搔头的生动画面。表达思想在于借春日景色和女子形象,抒发对时光流逝的哀愁与孤独,隐喻人生无常和闺怨情怀。这首诗语言凝练优美,意境深远,被后人誉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,在文学史上常受推崇,展现了其诗歌艺术的精妙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七言绝句以细腻笔触描绘闺中女子春愁。起句"新妆宜面"四字勾勒出精心打扮的美人形象,然"下朱楼"三字已暗含下楼排遣之意。次句"深锁春光"以院门紧闭反衬内心郁结,"一院愁"将无形愁绪具象化。后两句尤为精妙:女子百无聊赖数花朵时,蜻蜓误将玉搔头当作真花,这一意外细节既点出女子凝立之久,又通过昆虫的错觉衬托其容颜如花。全诗不着"怨"字而怨情自现,以蜻蜓点水的轻盈笔法,写尽深闺寂寞。

刘禹锡(772-842),字梦得,汉族,中国唐朝彭城(今徐州)人,祖籍洛阳,唐朝文学家,哲学家,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,曾任监察御史,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。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。政治上主张革新,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。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(今湖南常德)。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、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“汉寿城春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