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和安常寄山中友诗韵 其三

和安常寄山中友诗韵 其三朗读
出自元代李延兴的诗词

白头览镜愧衰年,清晓翻经兴杳然。

山叠锦屏横斗极,岸分珠雨落风泉。

梦回隔水闻僧磬,饭饱耕云种玉田。

多病马卿空有赋,谢官陶令未归年。

摘要

李延兴的《和安常寄山中友诗韵 其三》是元末明初一首酬答友人的七言诗。李延兴身处元明易代之际,战乱频仍,此诗应和友人安常寄来的山居诗,借韵抒怀。诗中通过"云满溪山花满林""何须更觅桃源路"等句,以清丽笔触描绘隐逸生活的恬淡意境,表达对尘世纷扰的疏离与对自然山水的向往。诗人巧妙化用陶渊明桃源意象,暗含对乱世的厌倦,更以"林泉容我老"的自在之语,传递出超然物外、守志安居的人生志趣。全篇语言冲淡含蓄,在元明之际的隐逸诗中别具高格,展现了士人于动荡中寻求精神净土的心灵图景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诗人暮年的心境与自然景物的交融。首联"白头览镜愧衰年,清晓翻经兴杳然"直抒胸臆,道出对年华老去的慨叹与清晨读经的寂寥。颔联"山叠锦屏横斗极,岸分珠雨落风泉"以工笔描绘山水,锦屏般的层峦与珠雨般的飞瀑相映成趣,暗喻人生起伏。颈联"梦回隔水闻僧磬,饭饱耕云种玉田"转入禅意境界,磬声与耕云意象烘托出超然物外之思。尾联用司马相如多病著赋、陶渊明未归之典,既自况又寄寓归隐之志。全诗情景相生,用典自然,在暮年感怀中透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

元末明初北平人,字继本。李士赡子,少以诗名。顺帝至正十七年进士,授太常奉礼,兼翰林检讨。元末兵乱,隐居不仕。河朔学者多从之,以师道尊于北方。入明,曾出典涞水、永清县学。有《一山文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