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春挈家下湖庄
深春挈家下湖庄朗读我生聊自乐,人意适相随。
郊外有行处,春中无倦时。
虽知攀折苦,未觉燕游衰。
更欲添桃李,初心不在兹。
摘要
曹彦约的《深春挈家下湖庄》是南宋时期一首描绘战乱中举家迁徙的田园诗。此诗作于嘉定年间,时值金兵南侵、社会动荡,诗人携家眷为避兵祸迁居鄱阳湖畔的湖庄。诗中通过“山色溪光”“药栏花径”等意象勾勒出湖庄的宁静春景,以“避寇移家”点明迁徙背景。表面写春日闲居之乐,实则暗含乱世飘零之痛,尾联“儿童争笑语,忧端且暂捐”更以孩童的天真反衬诗人深藏的忧患意识,在恬淡画面中透露出对家国命运的深沉关切。该诗继承了杜甫“以乐景写哀”的笔法,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承载厚重时代悲情,展现了南宋士人在离乱中寻求精神栖居的典型心态,被后世评为“于平易处见苍凉”的乱世田园诗佳作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小诗清新自然,流露出诗人闲适自得的心境。首联"我生聊自乐,人意适相随"道出诗人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。颔联写郊外春游之乐,用"无倦时"三字生动表现出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沉醉。颈联"虽知攀折苦,未觉燕游衰"暗含哲理,既知世事艰辛,却仍保持乐观心态。尾联"更欲添桃李"一句,既是对春景的眷恋,又暗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全诗语言平实,却处处可见诗人超然物外的人生智慧,体现出一种物我两忘的闲适境界。

曹彦约(1157~1228)南宋大臣。字简甫,号昌谷,南康军都昌(今属江西)人。淳熙八年进士。曾从朱熹讲学,后受人之召,负责汉阳军事,因部署抗金有方,改知汉阳军。后累官宝谟阁待制、知成都府。嘉定初,为湖南转运判官,镇压郴州(今湖南郴县)瑶民起义,后任利州路(今属陕西)转运判官兼知利州,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、通商蠲税,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。宝庆元年,擢为兵部侍郎,迁礼部侍郎,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,力辞不拜,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,卒谥“文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