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卧龙岩次容彦昭

卧龙岩次容彦昭朗读
出自明代罗伦的诗词

夙昔慕至宝,寻此蜿蜒蟠。

逶迤到龙门,落手骊珠寒。

掌中见明月,眼底无琅玕。

飞潜各有会,与尔隆中看。

摘要

《卧龙岩次容彦昭》是明代状元罗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,为次韵友人容彦昭之作。此诗通过描绘卧龙岩的幽深景致——"烟霞深护"的云壑、"石髓香流"的洞天,营造出超然世外的意境。诗人借诸葛亮"卧龙"之典,既赞美了友人容彦昭如隐士般的高洁品格,更寄托了自己不慕荣利、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理想。诗中"清梦几回泉石枕""烟霞深护野人家"等句,以岩壑烟霞象征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,流露出对仕宦生涯的疏离与对自然山水的向往。罗伦作为明代著名理学家,其诗作常显清刚之气,此篇既见其文学造诣,亦折射出明代士人在仕隐之间的精神追求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五言古诗以寻宝起兴,道出诗人对至真至善之美的永恒追求。"蜿蜒蟠"、"逶迤"等意象勾勒出寻道之路的曲折艰辛,"骊珠寒"三字既显宝物之珍贵,又暗喻求索过程中的孤寂心境。后四句由实转虚,"掌中见明月"的顿悟与"眼底无琅玕"的遗憾形成张力,最终在"飞潜各有会"的达观中归于平静。全诗以简练笔法完成从外物追寻到内心观照的升华,暗合"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"的禅机,展现出传统士人既执着又超脱的精神境界。

(1431—1478)明江西永丰人,字应魁,改字彝正,学者称一峰先生。家贫好学,成化二年进士第一。授翰林院修撰。抗疏论李贤起复,落职,谪泉州市舶司提举。次年复官,改南京,居二年,以疾辞归。隐于金牛山,专研经学,开门教授,从学者甚众。嘉靖初追赠左春坊谕德,谥文毅。能诗,有《一峰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