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与王兆京同年宿敬亭

与王兆京同年宿敬亭朗读
出自明代施闰章的诗词

不辨翠微色,秋山红叶重。

褰裳随去鸟,拄杖倚孤松。

人卧半床月,风传万岭钟。

晓攀天际阁,目断白云峰。

摘要

《与王兆京同年宿敬亭》是清代诗人施闰章的一首酬赠诗。此诗作于施闰章与同科进士王兆京共宿宣城敬亭山时,诗中描绘了敬亭山的清幽夜景,如“月落空山静”“松风入枕寒”等句,以空灵笔触勾勒出山林的静谧与高洁。诗人借景抒怀,既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倾慕,更暗含对友人情谊的珍视。通过“共话当年事”的追忆,流露出对科举同榜之缘的感慨,以及对淡泊名利、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的向往。施闰章作为“宣城体”代表诗人,此诗延续了其清醇雅正的诗风,以简淡之语寄寓深沉情致,在清初诗坛独树一帜,展现了文人雅士的襟怀与审美意趣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五律以秋山为背景,勾勒出一幅清幽淡远的山水画卷。首联"不辨翠微色,秋山红叶重"以色彩的对比写秋意渐浓,一个"重"字道出红叶层叠之态。颔联"褰裳随去鸟,拄杖倚孤松"通过"褰裳""拄杖"两个动作,将诗人漫游山间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。颈联"人卧半床月,风传万岭钟"由动转静,月照半床的清幽与钟传万壑的旷远相映成趣。尾联"晓攀天际阁,目断白云峰"以登高望远作结,"目断"二字余韵悠长,令人想见诗人独立苍茫之态。全诗笔致疏淡,意境空灵,将山水之趣与隐逸之思完美融合,展现出王维"诗中有画"的艺术特色。

施闰章(1619—1683),清初著名诗人。字尚白,一字屺云,号愚山,媲萝居士、蠖斋,晚号矩斋,后人也称施侍读,另有称施佛子。江南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,顺治六年进士,授刑部主事。十八年举博学鸿儒,授侍讲,预修《明史》,进侍读。文章醇雅,尤工于诗,与同邑高咏等唱和,时号“宣城体”,有“燕台七子”之称,与宋琬有“南施北宋”之名,位“清初六家”之列,处“海内八大家”之中,在清初文学史上享有盛名。著有《学馀堂文集》、《试院冰渊》等。